至善的服務叫做「陪你長大」 執行長 洪智杰 「不好意思,雖然因為哥哥在至善幫忙,認識至善很久了,只知道基金會在幫忙小孩,其實我搞不清楚至善在做什麼?」一位好朋友的妹妹在聚會時提問。對我這個在至善工作超過二十五年的老骨頭來說,也不得不承認至善的服務項目五花八門並不容易一眼看穿。 我見她眼神真誠,但礙於時間有限,提口氣把精神凝聚後回答:「至善從事的是預防性的兒少發展工作,關心對象是亞洲各國偏鄉與少數民族的兒童與青少年,在台灣,我們服務對象就是原住民孩童。至善長期陪伴並觀察孩子從出生到成年的生命歷程,看見來自家庭、族群、社會、制度與結構交織成的種種壓力與關卡,再設計各式各樣的社會服務方案支持孩子們挺過他們人生中重要的發展階段。」 Read more about 至善的服務叫做「陪你長大」
全心全意的陪伴 至善關心弱勢族群處境,從事兒童與少年發展工作,常講培力與陪伴,近幾年研習創傷知情照護,讓我對「陪伴」的品質有著更深的理解。 有個知名的心理實驗「面無表情實驗」Still-Face Paradigm,實驗者要求父親或母親在和嬰兒互動時不要顯示任何表情,並對孩子表現出輕忽、冷漠的態度,嬰兒很快會察覺父母對他/她的忽略而感受到壓力,他/她會立刻嘗試與父母互動,一旦努力無效,嬰兒會停止互動並且在情緒上退縮。當嬰兒得不到照顧者全心全意的陪伴,他/她的人際關係神經網絡發展就會受到抑制。 Read more about 全心全意的陪伴
我將與你相遇 「Out beyond ideas of wrongdoing and rightdoing, there is a field. I will meet you there. 在是非對錯的界域之外有一片大草原,我將與你相遇。 」 魯米 Rumi「十三世紀伊斯蘭神秘主義重要詩人」 Read more about 我將與你相遇
陪伴與培力之旅 執行長 洪智杰 每個人旅行的動機不同,有人想參訪名勝古蹟、拜訪親友、也有人為了求學和工作上的需要、為了拓展生意、或者只是想擴大生活經驗為旅行而旅行,為了“公益”去旅行的人倒是少數。 Read more about 陪伴與培力之旅
願族群友善 做世界公民 為了鼓勵各中學和其老師們,為少數族群的學生營造更為安全友善的求學環境,經過兩年醞釀一年籌備,第一屆「至善校園族群友善獎」終於在2023年11月17日舉行頒獎典禮,這個獎採用推薦制,希望減少比賽競爭的氛圍,期待得獎者的表現能引領教育風潮,鼓勵學校師生去覺察並消弭校園中的各類歧視現象,縱使遭遇歧視行為,也懂得如何保持自信自尊,並適切回應。 此次受到評審團表揚的得主計有團體獎 3 名及個人獎 4 名,他們對於校園友善所做的努力,在本期特輯中有專文介紹,很值得大家好好認識。 Read more about 願族群友善 做世界公民
培力與陪伴 啟動善循環 執行長 洪智杰 台灣對於去年的烏克蘭戰爭和今年的土耳其大地震,民間社會都有大量且持續的捐款,證明台灣人不但善良而且對於國際人道援助是樂於付出的。 其實國際援助的型態除了緊急救援和災後重建之外,還有一種『長期發展』類型,至善在越南的長期服務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例子。越南在上個世紀經歷了七十五年的戰爭後,全國上下對和平發展的願望很強烈,從政策上導入許多國際援助資源,而來自台灣至善的民間友誼,展現出比傳統官方援助更深長的影響力。秉持台灣發展的成功經驗用教育翻轉貧窮的理念,至善透過越南助學計劃,二十五年來已協助九千多名越南中部的孩子翻轉人生。醫療矯治計畫成功治癒三千多名病童,推動愛心閱覽室受益學童更高達二十萬名。 Read more about 培力與陪伴 啟動善循環
從「陪你長大」到「全民原教」 執行長 洪智杰 至善長期在原民偏鄉推動「陪你長大計畫」,服務零歲到二十二歲原住民,支持他們順利度過出生、就學、就業各階段的難關。透過此計畫至善了解到大部分來自原鄉的原住民在十五歲之後都必須離家求學,因此原住民青少年階段所處的校園環境對少數族群是否友善,成為至善非常關心的主題。 Read more about 從「陪你長大」到「全民原教」
持續做有意義的事 至善基金會董事長 紀雅雲 很榮幸被選為第六屆新任董事長。我要感謝前任董事長柯欣儀,在她廉正、慈愛、慷慨、謙遜、真誠的領導下,至善在新竹原鄉服務滿24年之際又邁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成功購入新竹辦公室。 第六屆董事會由十二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專家學者所組成,其中有三位新董事:汪明輝、林雍智、羅德城,相信將為至善帶來活力和遠見。 董事會將全力支持至善所有工作和目標,和每一位辛勤工作的行政人員及社工;而每位董事也會從他們自己的專業領域出發,盡其所能保護基金會和每一位捐贈者的最大利益。 Read more about 持續做有意義的事
疫情下的微光 四月和五月是螢火蟲的季節,天氣正好,邀了三五好友走進新店和美山賞螢散心。為了不影響環境,賞螢民眾們很有默契地避免打開手電筒,讓眼睛慢慢適應夜色,加上有社區保育團體的投入,指標清楚,山徑交叉處又有義工幫忙引導方向或講解,驅散了眾人身陷黑暗的不安。 匯集民間力量開展亞洲四地服務 螢火蟲很活躍,成千上萬忽明忽滅的螢光點綴在林間草叢,呼應著天空閃爍的星光,有如置身仙境。在疫情又再次升溫的現下,身心獲得暫時的紓解和療癒。在感受這一幕的當下我瞬時聯想到,至善匯集民間力量在亞洲四地的開展服務,對受助者來說,是否也一如螢光星光,總能在黑暗時帶來溫暖,傳遞力量。 Read more about 疫情下的微光
貢獻世界正能量 時光飛逝,世界與疫情共處兩年,在許多變化和挑戰中來到2022年。回首過去這一年,臺灣的疫情反覆卻比其他地方平緩,讓我們更珍惜並感謝這一切,領悟到生活累也好、苦也好,感恩平安就好。 在亞洲四地的服務,也因應疫情做出調整和改變。去年5月,臺灣疫情三級警戒發佈前,至善迅速做好居家上班準備,維持運作以確保孩子的資源不中斷。這間接也加快了至善的腳步,讓我們更快完成數位轉型。居家期間,我們特別募集線上學習所需要的平板電腦,確保孩子學習不間斷;而陪力婦女工作的方面,除發放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調整成線上培訓外,也協助100個大臺北地區家庭申請政府紓困、進行家訪並提供婦女生活紓困補貼。 在台灣的我們,也經歷了嚴重破壞社會信任的詐騙事件,至善全體同仁都很沉重也很遺憾。事發至今,我們加強資安措施,進行人員教育訓練,已將至善資料庫移轉至新的伺服器,增加系統監測工具,完成網站異常程式檢測等。 Read more about 貢獻世界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