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沒關係,我們一起學

不會沒關係,我們一起學

看見孩子的價值與成就

新竹工作站 黃毓琇

每周五下午,是尖石國中木工中途班的上課時間,這一年裡我們一起創作了許多木工作品,也一起創造了屬於我們的回憶。

去年7月正式入職後,我接手了尖石國中的才能培力計畫,開始固定陪伴中途班的孩子參與課程。這些孩子在學科學習上經常遇到困難,學習動力也不高,因此被安排來學習木工等技藝課程。

這一年和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我看見孩子在製作木工作品中展現的專注與堅持,逐漸讓我看見了他們的不同面貌。

圖為孩子在木工課專注的學習

我想起我每次帶夜課輔,當孩子們感到困惑時,我經常對他們說:「你們不是不會,只是還沒有學會。我們一起來學。」如今在木工課上,是孩子帶著我一起慢慢學。有一次,因為某個學生請假,木工老師請我協助學生們完成當天的進度。面對一桌陌生的工具,我感到手足無措。正在我不知從何下手時,一位平時在夜間課輔時經常因數學題目而煩惱的學生,走到了我身邊。

這位學生拿起工具,開始向我耐心講解。從如何調整刨刀的刀片、如何施力才能使木材表面平滑,到鑿刀的使用方法,他一一解說得條理分明。我在旁邊看著這位孩子,想起他在課輔時因寫不出題目而搔著腦袋瓜,一臉困惑的表情,再對比現在他在木工課時那專注又自信的模樣,心中感到既欣慰又敬佩。這位學生不僅完成了自己的作品,還能不厭其煩地教導我這個木工初學者,帶我一起完成課程進度。

圖為孩子們的木工作品令人驚艷

這一年中,我看見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與天賦。有些孩子或許在學科上不如人意,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具備學習的能力。相反,他們在動手實作的過程中表現出的創造力與專注力,讓我更加肯定了每個孩子身上所蘊藏的無限可能。

我一直認為自已的角色,更像是孩子們的學習夥伴。我不斷的提醒自己,除了教導孩子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要看到他們的長處、尊重他們的學習方式。當我們打破了對學科優劣的單一評價標準,才能真正看見孩子們的價值與成就。

 

文章類別: 

一般會刊文章

會訊季刊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