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心語】一起重塑台灣原鄉教育的未來 / 執行長 洪智杰

【至善心語】一起重塑台灣原鄉教育的未來 / 執行長 洪智杰

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台灣城鄉教育資源落差嚴重,今年五月聯合報又再次指出,雖然台灣學生的能力在世界評比數一數二,但是城鄉教育差距之大竟然也是世界第一,另一個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的事實是,台灣內政部公布的65個偏鄉中有七成是原住民鄉,很可能這個被教育界忽略的文化差異,就是台灣學生學習落後的主要成因和問題解答。

從至善的角度觀察,偏鄉教育資源落差問題主要有三,一是父母離鄉謀生導致部分家庭失能,二是師資不穩定與同儕刺激少影響學生學習成效,三是學校師長因編制太小忙於行政業務而無暇經營社區關係,教育與社區文化嚴重斷裂,所以學生生活經驗與學校教育難以銜接。

如果把眼光聚焦在學生身上,引用至善實務經驗上的案例,尖石鄉後山四所國小一年級到三年級的學生有高達四成被學校認為是學習落後,分析這些學生學習落後的原因,真正發展落後的學生只佔5%,家庭失能造成學習落後占了三成,而文化刺激不足導致學習落後佔了六成以上為最多,正好可以看出問題的端倪。

關注學校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至善在尖石鄉後山長期投入各式服務方案,除了推動部落互助幼兒照顧,並與國中小合作從營養午餐、獎助學金、夜間課輔班、一對一差異化輔導、並開設街舞/柔道/合唱/熱音社等多元課程,一直到三年前開始推動民族文化課程,得以看見原住民學生在學習上獲得顯著改善。讓我們相信,若能透過社工建立起家庭、部落與學校間,具有文化脈絡的共同照顧與教育發展網絡,定能有效面對台灣偏鄉教育資源落差的問題。這也成為至善「陪你長大」原住民教育發展計畫的核心精神。

一旦正確掌握計畫的核心,勾勒出可實踐的藍圖,並驗證其實施效益,集合你我的力量,重塑台灣原鄉教育的未來,將不再是夢想。

文章類別: 

一般會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