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長大計畫-臺灣

計畫簡述

台灣原住民部落由於地處偏遠,教育資源與都市有著顯著落差,在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師資流動率高的情況下,加上原住民族孩童多有家庭照顧或家庭結構等多重因素影響,因而造成孩童發展落後或身心問題 。此外,由於文化差異與欠缺關注,導致適時資源的介入不易,使得孩童在學習能力、學習意願與學習成就上陷入困境。

為此,至善於 2006 年展開此一服務計畫,長期與服務區域內各級學校及社區合作,持續穩定支持各種專業老師上山,補充偏鄉學校軟體資源,融合文化傳承與實踐,提供不同階段需求的孩子們專業的陪伴與支持,讓孩子在穩定的環境下學習。

立即捐款按鈕

深耕原鄉多年,至善建置以愛為基礎的社會安全網,「關懷/陪伴/支持」孩子的成長。看見孩子的需要,發現他們的優點,陪著他們認識自己、認同自己的價值,在有尊嚴及平等的環境下成長,自信且充滿盼望的面對未來挑戰,以期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目標 2「消除飢餓」、目標 3「健康與福祉」、目標 4「教育品質」、目標 5「性別平等」及目標 10「減少不平等」。

捐款會如何使用?

您的捐款將使用於:

(一)從-1歲開始守護。從協助原鄉孕產婦產檢接送到入家到宅親職指導與發展評估,辦理照顧者育兒指導、家庭親職課程,改善教養觀念與方式,並搭配行動/駐點資源服務,提供教具及繪本借閱、育兒諮詢,並舉辦親子活動與親職講座,期望孩子安心成長、照顧者無慮面對生活挑戰。

(二)國幼班暨部落文化傳承。透過文化老師的進場,有計畫的將泰雅族日常文化生活融入課程,讓居住在都會地區的原民幼兒也能有學習自己族群文化的機會和環境;另建置部落青年支持平台,凝聚並傳承傳統文化,進而發展小型產業。

(三)挺老師上山。連結多元資源,支持各式專業老師上山,讓原鄉的孩子也有學習藝術、合唱、舞蹈及體育等不同才藝的機會,發掘天賦潛能,提升自信,也讓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可以獲得更好的個別指導、支持與陪伴,提升及穩定孩子學習基礎。

(四)青少年陪伴。透過社工訪視、關懷與協助,部落家庭訪視、諮商補充、多元師資引介、課程/職涯探索、各種青少年營隊活動與多面向社團等,讓孩童與青年就學生活與情緒獲得照顧與支持;提供家庭無法發揮正常功能之學生,生活學習空間;就學/就業支持系統,強化日常生活自立體驗及人際關係發展,提升社會適應能力。

(五)民族教育實踐發展。深化民族教育內涵,促進部落青年、耆老、達人與校內老師對話與課程共備,協助學校設計並執行民族教育實踐課程,持續推動傳統建築工藝、彩虹編織及山林教育,陪孩子探索一條對自己文化認同且能同時與傳統和現代對話的順暢道路。

陪你長大計畫致力於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支持陪你長大計畫
了解挺老師上山陪孩子長大計畫
▶【2021年臺灣服務成果報告

【清交大學生志工的愛,溫暖了深山的冷雨天】
2021-11-15
每週固定上山服務2天的13名志工來自不同的科系、不同的縣市,上山服務的理由和感受都不盡相同。但,我看到他們有一共同點,他們都很用心了解孩子的情況,真心為孩子著想,都被孩子們感動著,也跟孩子學習了許多。 十月下旬,原本炎熱的天氣,突然轉涼,平地氣溫宜人舒適。初到至善的我,...繼續閱讀
我與我的另一半
2021-11-01
總以為過去所學能讓我遊刃有餘,殊不知卻常自我揭露中反覆往傷口撒鹽,因禍得福的是,個案與我之間多了更深層的連結,而非同溫層取暖。 畢業後在社會輾轉9年多,在繁華的科技快將我淹沒時,我重返青少年服務,我不知道眼前的風景是草原還是沼澤。眾人皆知青少年是最棘手、複雜的階段,...繼續閱讀
跳出井底的成長與蛻變
2021-06-17
在高中就學期間哈拿是至善服務的孩子,畢業後她曾離開部落工作,後來她決定回鄉後,便成為了至善的一份子,因為曾經被幫助,讓她更加要求自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今天要與大家分享哈拿在偏鄉服務現場的觀察,以及她在工作上滿滿的收穫。...繼續閱讀
守門員媽媽逸嫺
2021-05-05
住在新竹縣尖石鄉煤源部落的逸嫺,加入至善成為陪你長大計畫「守門員媽媽」已經四年,她是社工在部落家庭的第一線服務提供者,2020年底之前,她在教會或是固定的部落據點,陪伴還沒有上小學的小小孩,帶著孩子一起讀繪本、玩玩具,她充分發揮自己幼保專業,一圓自己無法到幼兒園當老師的心願。...繼續閱讀
愛成就了所有的陪伴
2020-11-06
  對於「陪伴者」這個名稱我自己從中感受後是這樣解讀的:不論是學習者或是教授者在學與教的當下其實是一種互為帶領的學習,學生們學習的是老師們累積下來的經驗,快速達到學習的目的並得到了被重視的感覺;而教授者則是重新在學習者身上驗證了自己教授的能力,也得到了成就他人的一種享受...繼續閱讀
256公里的舞蹈課
2021-01-19
因為愛,光光老師連續八年跳不停 256公里,這是從花蓮到新竹玉峰國小的距離,每周一趟來回將近10個小時的車程,魏光慶,人稱「光光老師」(谷牧特.法拉)堅持了8年,而這一段教舞的路程,就像他對孩子付出的愛,永不停歇。   清晨五點多,天還沒完全亮,...繼續閱讀
素人變身文化玩樂人
2020-06-09
部落媽媽阿美15年的培力之路 走進教室,孩子們吱吱喳喳的聊著天,好不熱鬧!耳邊傳來充滿朝氣的聲音:「Amuy sinsiy!」這是泰雅族語「阿美老師!」的意思,這也是孩子最常喊阿美的名字,彷彿提醒著她,族語原本就是自己生活的日常。   阿美是來自新竹尖石鄉養老部落的泰雅族人,...繼續閱讀
用行動回饋家鄉/新竹工作站行政助理 瓦意主棟
2020-05-25
在尖中陪伴學弟妹課輔的夜晚 因緣際會下,讓我有機會到至善新竹工作站工作,回鄉服務是我出社會以來想要實現的目標,剛好有這個機會可以回母校尖石國中服務,主要協助「陪你長大」計畫下的夜間課輔多元計畫。   我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加強住宿生的課業輔導,最重要的是陪伴與了解學生的生活型態。...繼續閱讀
生活就是一種文化/新竹工作站部落培力婦女 游素美
2020-02-23
養老部落河去河蹤體驗營 隨著時代的變遷,部落共同生活和工作的時間變得更少了,為了讓部落的青年、壯年與耆老們能夠相聚,傳承過去的生活智慧,創造新的生活記憶,在得到主任的支持後,我利用暑假青年學子返家的期間,以「部落的河川生活」為主題,舉辦了 2 天 1 夜的體驗營。   ...繼續閱讀
沒有親子館也要玩!/企宣部副主任 顏瓊玉
2019-11-23
共同重視孩子遊戲權 「Wah hmzyapas la, laqi ! 」(泰雅族語:孩子,來玩吧!)「原鄉親子遊戲童樂會」在11月9日於尖石鄉綜合運動上午盛大登場,來自尖石鄉前、後山家庭攜家帶眷出動,約有500人同歡,0-2歲寶寶進行爬行、搬尿布比賽,2-...繼續閱讀

頁面

2022至善年報 亞洲兒少發展的最佳夥伴
2022年臺灣服務成果報告
2021至善年報 亞洲兒少發展的最佳夥伴
2021年臺灣服務成果報告
2020至善年報 亞洲兒少發展的最佳夥伴
2019至善年報 亞洲兒少發展的最佳夥伴

頁面

【至善基金會×三立新聞】苗可麗 關懷兒少發展做愛心
【至善基金會×一步一腳】傳承文化的促成 山林裏泰雅建築課
【至善基金會×台灣真善美】逆轉偏鄉弱勢孩童 新竹尖石部落媽媽為愛重生
【至善基金會】2017年陪你長大 Being there!獨立書店巡迴分享會
2017年至善愛心大使羅美玲邀您一起陪孩子長大
【至善基金會】2017微電影_Being there!謝謝你陪我長大

頁面

其他相關計畫

快樂大掃計畫
原住民安心媽媽計畫
原鄉教育支持與才能培育計畫
臺灣都市原住民照顧發展計畫
原住民助學計畫
臺灣培我原夢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