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長大計畫-臺灣

計畫簡述

台灣原住民部落由於地處偏遠,教育資源與都市有著顯著落差,在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師資流動率高的情況下,加上原住民族孩童多有家庭照顧或家庭結構等多重因素影響,因而造成孩童發展落後或身心問題 。此外,由於文化差異與欠缺關注,導致適時資源的介入不易,使得孩童在學習能力、學習意願與學習成就上陷入困境。

為此,至善於 2006 年展開此一服務計畫,長期與服務區域內各級學校及社區合作,持續穩定支持各種專業老師上山,補充偏鄉學校軟體資源,融合文化傳承與實踐,提供不同階段需求的孩子們專業的陪伴與支持,讓孩子在穩定的環境下學習。

立即捐款按鈕

深耕原鄉多年,至善建置以愛為基礎的社會安全網,「關懷/陪伴/支持」孩子的成長。看見孩子的需要,發現他們的優點,陪著他們認識自己、認同自己的價值,在有尊嚴及平等的環境下成長,自信且充滿盼望的面對未來挑戰,以期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目標 2「消除飢餓」、目標 3「健康與福祉」、目標 4「教育品質」、目標 5「性別平等」及目標 10「減少不平等」。

捐款會如何使用?

您的捐款將使用於:

(一)從-1歲開始守護。從協助原鄉孕產婦產檢接送到入家到宅親職指導與發展評估,辦理照顧者育兒指導、家庭親職課程,改善教養觀念與方式,並搭配行動/駐點資源服務,提供教具及繪本借閱、育兒諮詢,並舉辦親子活動與親職講座,期望孩子安心成長、照顧者無慮面對生活挑戰。

(二)國幼班暨部落文化傳承。透過文化老師的進場,有計畫的將泰雅族日常文化生活融入課程,讓居住在都會地區的原民幼兒也能有學習自己族群文化的機會和環境;另建置部落青年支持平台,凝聚並傳承傳統文化,進而發展小型產業。

(三)挺老師上山。連結多元資源,支持各式專業老師上山,讓原鄉的孩子也有學習藝術、合唱、舞蹈及體育等不同才藝的機會,發掘天賦潛能,提升自信,也讓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可以獲得更好的個別指導、支持與陪伴,提升及穩定孩子學習基礎。

(四)青少年陪伴。透過社工訪視、關懷與協助,部落家庭訪視、諮商補充、多元師資引介、課程/職涯探索、各種青少年營隊活動與多面向社團等,讓孩童與青年就學生活與情緒獲得照顧與支持;提供家庭無法發揮正常功能之學生,生活學習空間;就學/就業支持系統,強化日常生活自立體驗及人際關係發展,提升社會適應能力。

(五)民族教育實踐發展。深化民族教育內涵,促進部落青年、耆老、達人與校內老師對話與課程共備,協助學校設計並執行民族教育實踐課程,持續推動傳統建築工藝、彩虹編織及山林教育,陪孩子探索一條對自己文化認同且能同時與傳統和現代對話的順暢道路。

陪你長大計畫致力於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支持陪你長大計畫
了解挺老師上山陪孩子長大計畫
▶【2021年臺灣服務成果報告

用行動回饋家鄉/新竹工作站行政助理 瓦意主棟
2020-05-25
在尖中陪伴學弟妹課輔的夜晚 因緣際會下,讓我有機會到至善新竹工作站工作,回鄉服務是我出社會以來想要實現的目標,剛好有這個機會可以回母校尖石國中服務,主要協助「陪你長大」計畫下的夜間課輔多元計畫。   我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加強住宿生的課業輔導,最重要的是陪伴與了解學生的生活型態。...繼續閱讀
生活就是一種文化/新竹工作站部落培力婦女 游素美
2020-02-23
養老部落河去河蹤體驗營 隨著時代的變遷,部落共同生活和工作的時間變得更少了,為了讓部落的青年、壯年與耆老們能夠相聚,傳承過去的生活智慧,創造新的生活記憶,在得到主任的支持後,我利用暑假青年學子返家的期間,以「部落的河川生活」為主題,舉辦了 2 天 1 夜的體驗營。   ...繼續閱讀
沒有親子館也要玩!/企宣部副主任 顏瓊玉
2019-11-23
共同重視孩子遊戲權 「Wah hmzyapas la, laqi ! 」(泰雅族語:孩子,來玩吧!)「原鄉親子遊戲童樂會」在11月9日於尖石鄉綜合運動上午盛大登場,來自尖石鄉前、後山家庭攜家帶眷出動,約有500人同歡,0-2歲寶寶進行爬行、搬尿布比賽,2-...繼續閱讀
搭建原鄉兒少安全網/新竹工作站主任 楊曜誦
2019-10-14
完善服務,安媽媽的心 今年2月份《兒童權利公約》的國際審查結論性意見中,特別提出,政府應該推動降低原住民嬰兒死亡率的措施,並提供符合原住民文化的親職教育和支持服務。   多年來,我們所累積的部落教育工作經驗告訴我們,越早支持原鄉地區的孕產婦以及嬰幼兒,...繼續閱讀
連續三年不間斷的陪伴:AIG志工日/企宣部 顏瓊玉
2023-04-20
日前 AIG 志工陪尖石後山孩子一起到飛牛牧場餵牛羊、踏青,陰雨的天氣不減大家玩興,孩子們在回家路上都沈沈睡著了。 陳沙美老師說:「好安靜,好不習慣呀!」 住在尖石後山馬里光、泰崗部落的孩子們,鮮少來一趟單程車程就要三小時的小旅行,更何況還有家長陪著,大家放下農作、家務,工作,...繼續閱讀
一位超越老師的部落媽媽/新竹工作站計畫專員 何淑雲
2019-04-03
  慧玲老師是陪你長大計畫中培育的部落婦女,她的個性比較內向,加上前一段婚姻因家庭暴力而結束,身邊又帶著一個情緒較不穩定的孩子,對她來說,加入至善培訓是很困難的,但她選擇面對困難。   面對小孩,慧玲總有無限的關懷與熱忱。她不只是老師還身兼媽媽。在泰崗部落,...繼續閱讀
美好又感恩的達觀之旅
2018-03-12
「德瑪汶」之泰雅語是「深耕」之意,源自於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時,大安溪沿岸遭落石破壞,部落嚴重受創,故由一群志工及當地居民成立了部落廚房─深耕德瑪汶協會,慢慢地用自己的力量回復往日生氣。...繼續閱讀
我在尖石住宿的那些夜晚
2017-11-17
新手校長彭清宏 從事教職在將滿三十年,可以退休之際,彭清宏成為「新手校長」,而尖石國中,成為他的第一所任教學校,可能也是最後一所。偏鄉國小校長,三年一任得連任一次,「既然如此,做滿六年我就退休。」 尖石國中校長彭清宏是這麼想的,他充滿「新手」的衝勁,但行事風格卻處處顯出「老手...繼續閱讀
以鼓勵伴努力 攜手邁步走
2017-11-14
記新竹助學認養人行 參加至善新竹助學認養人多年,此次是首次參與活動,在同是認養人朋友的力邀下,百忙中抽空並邀將要前往國外求學的女兒一同參與。原以為只是到新竹尖石鄉部落頒發助學金及陪孩子們用餐,參與了活動後反倒給了我和女兒很多的體悟,也解開了自己對部落的迷思…...繼續閱讀
從部落阿信到部落老師
2017-11-14
馬里光部落社區教保中心行政人員游素美 游素美,新竹尖石養老部落泰雅族人,現在全部落從老到小都稱他阿美老師,但這個稱呼肯定是連小學都差點讀不畢業的游素美自己也不曾預料到的… 幼年的游素美父親過世,母親改嫁,在祖母強烈堅持自家的小孩不能變成外姓下,她和弟妹們在她還只有七、...繼續閱讀

頁面

2019年台灣服務計畫成果報告
2018至善年報 亞洲兒少發展的實踐家
2017-2018陪你長大計畫服務成果報告
2017至善年報 亞洲兒少發展的實踐家
2016-2017 陪你長大計畫成果報告
2016至善年報 亞洲兒少發展的實踐家

頁面

【傳善獎-至善基金會】
至善基金會】2017微電影_Being there!謝謝你陪我長大

頁面

其他相關計畫

快樂大掃計畫
原住民安心媽媽計畫
原鄉教育支持與才能培育計畫
臺灣都市原住民照顧發展計畫
原住民助學計畫
臺灣培我原夢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