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進雲南 蓋溫室為學童加菜-聯合報

跨海進雲南 蓋溫室為學童加菜-聯合報

2014-11-04

2014/11/02【聯合報╱記者林秀姿/雲南報導】


雲南深山裡的偏鄉小學資源貧乏,每天午餐只有一湯一飯,營養不均衡。台灣至善基金會協助學校在山下找到一戶小農蓋溫室、種蔬菜,讓原本自給自足的小農可以把蔬菜轉賣給學校,以增加收入,學童也因此增加蔬菜,長高長壯。

在美麗的金沙江畔旁,很難想像依山傍水的、風景如畫的山區學童,每餐吃不飽,「營養午餐」只有米飯配菜湯。

玉龍縣奉科鄉新民完全小學,從幼兒園五歲的孩子到小學六年級,天天都住校,有人周末回家還得跋山涉水走5小時山路。校長金樹武說,雖然政府補助山區學校每天3元的牛奶和蛋,但午餐得靠學生從家裡帶米帶糧到學校炊煮,要吃新鮮的蔬菜非常困難。

他說,雲南山區乾旱長,偏僻山區也缺乏市集,沒有人販賣蔬菜,所以孩子只能勉強吃醃乾菜配飯。

至善基金會麗江工作站3年前發現此問題後,2012年展開「學校營養餐改善計畫」,想辦法為孩子加菜,首先和山下農戶合作,幫忙蓋溫室,降低天氣影響,讓長期乾旱的地區也能穩定供應蔬菜。

農戶和玉蘭原本只種馬鈴薯,馬鈴薯一斤8毛錢,辛勞一整年也只有5、6千元人民幣,直到至善基金會的麗江工作站上門租地時,教她種植溫棚蔬菜,再轉賣給學校。現在蔬菜溫棚從一個擴增到兩個,年收入增加為2萬元人民幣,老舊的房子也都翻修,開始過好日子。

至善基金會發現,計畫實施前新民完小男孩有10%身高不達標、25%體重不達標,女孩則有35%個子偏小、20%體重偏輕。營養午餐加菜後,孩子身高體重開始追上同齡孩子的水平。

六年級學生和芸說,午餐吃得豐富,讓他們更想上學,走山路也不嫌苦,現在她的夢想就是當廚師,以後能在學校煮飯給其他學生吃。

至善基金會執行長洪智杰表示,此案例是首次實驗,過去3年因為經費不足,一度想放棄,但堅持到今天,成功翻轉了孩子和貧農的生活,接下來會複製到其他偏鄉小學。至善基金會募款電話:02-23889118。

贊助雲南貧童助學計畫

至善基金會愛心專線 (02)2388-9118
郵局劃撥帳號:50054640
戶名:財團法人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
期盼您的愛心與支持,請由此下載
郵局轉帳授權書   銀行轉帳授權書   信用卡轉帳授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