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校園霸凌,至善基金會盼尊重多元文化、培養世界公民

避免校園霸凌,至善基金會盼尊重多元文化、培養世界公民

2023-11-21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9年統計,亞洲地區每十個學生,就有三人曾遭校園霸凌;執行PISA測驗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更早在2015年調查發現,常遭霸凌和歧視的學生,近半數只想上學到國中畢業,而這樣的情況,在原住民身上更是加劇。

至善基金會長期關注校園霸凌與原民兒少發展
至善基金會長期關注原民兒少發展,根據比對國教署及原民會的統計發現,原住民孩子在青少年階段中輟或辦理休學的比例是一般學生的2至3倍!

原民中,校園霸凌與歧視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至善基金會執行長洪智杰指出,原住民族兒童和少年在校園面對的歧視共有四種類型。
刻板印象產生的不當言語
政府為原住民制定的制度,如加分制度引起的歧視
在權力關係不對等的組織中,因偏見產生的歧視
原住民族群內的歧視。

校園霸凌容易導致少年正向發展方面受挫
根據國外的研究,在中學時期過多的學習壓力、歧視或是碰到校園霸凌,會讓孩子的發展受限,因這段時間是第二次腦神經發展最關鍵的時期,同時也是青少年的第二個叛逆期。若長期處於外部壓力,腦神經發展受到抑制,也就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與互動,甚至連成就表現都被壓抑。

為了鼓勵各中學和其老師們,為少數族群的學生營造更為安全友善的求學環境,至善基金會在台舉辦「臺灣原住民族兒少友善校園研討會」暨「第一屆校園族群友善獎頒獎典禮」。

校園族群友善獎頒獎典禮為何?
有鑑於刻板印象和偏見很小就定型,長期關注偏鄉教育超過三十年的至善基金會,為了創造更友善安全的學習環境、減少校園霸凌發生的機會,至善基金會設立「校園族群友善獎」,希望透過獲獎師長分享不同的成功經驗,讓孩子在中學階段培養世界公民素養習得多元共存的能力。

校園族群友善獎評審介紹
校園族群友善獎為減少競爭氛圍,特採推薦制,在台大社工系Ciwang Teyra教授、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兼原住民族研究發展中心汪明輝副教授、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陳張培倫副教授、伍麗華立法委員等多位研究原民歧視議題的專家學者及兒少代表的推薦及評審下選出在校園推動族群友善環境、教育制度及教學等相關事項,對於主流社會與少數族群和解有顯著貢獻的學校及個人。
 

第一屆校園族群友善獎頒獎典禮介紹
至善基金會推動的「校園族群友善獎」計畫,由「臺灣原住民族兒少友善校園研討會」揭開序幕,首先邀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Ciwang Teyra副教授針對「(隱)微歧視與原住民兒少歷史創傷」進行專講,接續進行「原住民族與校園歧視現況」和「原住民族校園歧視與心理健康」等主題報告,研討會的重頭戲則是最後登場的議題三:「面對歧視 迎向多元和解的道路」,由本屆得獎者代表們分享其在校園的成功案例。

其中,尖石國中彭清宏校長分享他雖非原民身分卻以身作則推動原住民教育,實踐與示範全民原教的精神及內涵。花蓮女中季紅瑋老師則分享她如何帶領女孩成立「UwaKaying」(以太魯閣族語與阿美族語的女孩命名)社團,培養族群認同感,也協助校內教師發展與原住民族相關的課程與活動,讓非原民的同學認識不同族群多元的樣貌。

金山高中黃曉慧老師則連結原民議題的外師與校友進行全校性與課堂的演講,推廣原住民文化,同時也紀錄著陪伴學生的成長過程,讓學生知道自己不孤單且得到支持。

最後,基隆八斗高級中學由許文璋校長代表,分享將「原住民藝能班」轉型為「原住民族實驗教育班」的成果,如何在校內營造濃厚的族群文化氛圍,強調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性,並給予原住民師資強大的支持和專業培訓。

至善還有推動哪些校園族群友善服務?
除了校園族群友善獎,至善推動的「校園族群友善」行動還包括:支持台大與政大教授從事歧視量表,進行校園歧視對青少年身心發展影響的相關研究;持續辦理研討會,加強本土理論知識的深度;開設臉書粉絲專頁「讓你了解我的明白」;並和「玩轉學校」合作,共同研發桌遊,預計2024年將歧視議題帶入校園,創造師生溝通的介面,並招募志工團隊進入校園宣講。

認識至善基金會
至善基金會觀察到當地原住民國中畢業生考上公立學校者偏低,考量學生本身求學意願及成績,多數學生僅能就讀私立學校,但就學與生活費用過高,往往是多數的原住民家庭無力負擔的,導致許多學生常因經濟因素無法順利升學或中輟。為提升原住民青少年教育程度,至善同時也致力於輔導高中生穩定就學,鼓勵追尋自我、邁向理想,進而關懷族群、關懷社會,培養新一代的原住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