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面對校園歧視:尊重多元文化、培養世界公民

共同面對校園歧視:尊重多元文化、培養世界公民

2023-11-21

每當我們聽到有關校園內發生的歧視事件,心中總是充滿了憂慮和不安。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每一個孩子都應該享有平等和尊重的教育環境。至善基金會深知這一任務的艱鉅,但我們也相信,透過努力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改變是可能的。

校園歧視的嚴峻現實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亞洲地區每十個學生中,就有三人曾遭受校園霸凌。更令人擔憂的是,這樣的情況在原住民學生身上更為嚴重。這不僅是數字,而是真實發生在我們孩子身上的故事。

校園歧視的四種類型
至善基金會執行長洪智杰指出,原住民族兒童和少年在校園中面對的歧視主要有四種類型:刻板印象產生的不當言語、制度性歧視、權力不對等產生的偏見,以及族群內的歧視。這些歧視的存在,不僅傷害了孩子們的心靈,也妨礙了他們的正向發展。

校園歧視如何影響孩童的發展?
根據國外的研究,在中學時期過多的學習壓力、歧視或是碰到校園霸凌,會讓孩子的發展受限,因這段時間是第二次腦神經發展最關鍵的時期,同時也是青少年的第二個叛逆期。若長期處於外部壓力,腦神經發展受到抑制,也就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與互動,甚至連成就表現都被壓抑。

至善基金會的行動
我們深知,單靠一個機構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們積極推動「校園族群友善獎」計畫,旨在表彰那些在推動族群平等和多元文化上做出卓越貢獻的學校和個人。

校園族群友善獎的相關內容
至善基金會推動的「校園族群友善獎」計畫,由「臺灣原住民族兒少友善校園研討會」揭開序幕,首先邀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Ciwang Teyra副教授針對「(隱)微歧視與原住民兒少歷史創傷」進行專講,Ciwang指出,隱微不是指歧視是微小的,而是因制度化(特別是教育)形成的群體價值,使個人難以覺察自己的行為和觀點傳遞缺乏種族、性別或性傾向等文化敏感度的言論,令當事人感到被冒犯。而當代人際間的歧視與隱微歧視可能會觸發或強化原住民族的歷史創傷。最後,他也針對政策提出建言,應推動族群平等的相關立法,在教育現場及媒體更應積極推廣、約束不友善言論。

推動長遠變革
除了校園族群友善獎,至善推動的「校園族群友善」行動還包括:支持台大與政大教授從事歧視量表,進行校園歧視對青少年身心發展影響的相關研究;持續辦理研討會,加強本土理論知識的深度;開設臉書粉絲專頁「讓你了解我的明白」;並和「玩轉學校」合作,共同研發桌遊,預計2024年將歧視議題帶入校園,創造師生溝通的介面,並招募志工團隊進入校園宣講。

我們的呼籲
每一個孩子的微笑和成長,都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我們相信,通過教育和持續的努力,我們可以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在這條道路上,我們需要您的關注和支持。讓我們一起攜手,為孩子們打造一個無歧視的校園。

認識至善基金會
至善基金會觀察到當地原住民國中畢業生考上公立學校者偏低,考量學生本身求學意願及成績,多數學生僅能就讀私立學校,但就學與生活費用過高,往往是多數的原住民家庭無力負擔的,導致許多學生常因經濟因素無法順利升學或中輟。為提升原住民青少年教育程度,至善同時也致力於輔導高中生穩定就學,鼓勵追尋自我、邁向理想,進而關懷族群、關懷社會,培養新一代的原住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