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問題多 角落教學滿足需求 - 中央社
2016-03-29
兩岸原民幼保教育交流專題(3)
中國大陸雲南九河鄉龍應村由於地處偏遠,村民多出外打工,壯年人口嚴重外移,村裡兒童及老人比例極高,長時間看不到自己爸媽的兒童,在幼兒發展期間衍生的問題比比皆是。

中國大陸雲南九河鄉龍應村七彩幼兒園留守兒童比例相當高,128名小朋友,只有10名不是留守兒童。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攝
「留守兒童」指爸爸媽媽一方或雙方離家出外打工,被留在家鄉與親戚居住、長期被迫與父母分開居住、生活的小孩。在現今中國大陸,是常見的社會現象,在龍應村尤其嚴重,全村總人口約3800人,但幾乎都是留守兒童跟老人,比例高達93%。
3歲半的白族小孩強強目前就讀九河鄉龍應七彩幼兒園,平時父母都在香格里拉打工,只有春節時才會回家,與村裡的其他小孩一樣,強強是留守兒童。
從去年開始,強強的父母很少外出打工了,因為爸爸得了肺癌在家休養,強強現在幾乎可以天天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但是他卻越來越不開心,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爸爸生病了。
「我的爸爸是不是生病了都不會好了?」龍應七彩幼兒園老師顏麗芬回想強強在課堂上提出的疑問,不禁淚如雨下。
今年7歲,同樣也是留守兒童的哲哲,從他1歲父母外出工作到現在,只有見過一次面,哲哲對於爸爸媽媽的記憶感到陌生,今年春節時,還必須由奶奶介紹,他才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回來了。
龍應七彩幼兒園裡有128名小孩,裡面只有10人不是留守兒童,留守兒童比例高達92%。顏麗芬表示,留守兒童常常會有許多問題,包含自閉、孤僻、且常常會有被拋棄的自我感覺,更嚴重者甚至不願意自己的父母接觸,連電話也不願意講。
面對大量的留守兒童,老師無法兼顧到每個小孩,因此至善帶著新竹縣尖石鄉養老部落媽媽們前往龍應七彩幼兒園,引進台灣角落教學的專業資源,傳遞角落教學的真諦,目的就是要每個小孩都能夠自行探索,自我學習。

至善基金會帶著新竹尖石後山養老部落媽媽們到雲南龍應七彩幼兒園與老師進行角落教學交流,部落媽媽們帶領小朋友進行角落學習。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攝
「角落教學能夠讓小朋友跟教具、玩具做互動」資深幼教專家蔡延治表示,小孩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情選擇想去的角落,角落教學能夠滿足小朋友的各種需求。
在雲南,大量的留守兒童被留在農村接受隔代教養照顧,教育和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存都極為迫切,孩子因長期無法與自己父母見面,在幼兒發展上也衍生出許多問題。至善基金會與麗江市玉龍縣教育局合作,開展「阿哩哩雲南幼兒照顧學前教育發展計畫」,盼能幫助雲南的小孩,重新展露不同以往的開心笑容。
每天新台幣20元,每月600元,讓至善陪你長大。請支持雲南幼兒照顧計畫,愛心捐款專線:02-23889118。
--------------------------------
「雲南幼兒照顧計畫」,預計募集一六○位愛心認養人,每月捐款六百元,用於協助當地幼兒園改善角落教學之軟、硬體, 並培育在地幼兒師資等。邀請您一起來支持雲南幼兒照顧計畫!
至善基金會愛心捐款專線 (02)2388-9118
郵局劃撥帳號:50054640
戶名:財團法人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
(4) 樂公益
(5) 歡迎下載捐款授權書:郵局轉帳授權書 銀行轉帳授權書 信用卡轉帳授權書
填寫完畢後回傳至02-2388-9119 請來電:(02)2388-9118 轉會計部確認傳真。
或是親赴郵局劃撥,郵政劃撥帳號50054640,註明認養「雲南幼兒照顧計畫」。
(5) 歡迎下載捐款授權書:郵局轉帳授權書 銀行轉帳授權書 信用卡轉帳授權書
填寫完畢後回傳至02-2388-9119 請來電:(02)2388-9118 轉會計部確認傳真。
或是親赴郵局劃撥,郵政劃撥帳號50054640,註明認養「雲南幼兒照顧計畫」。
期盼您的愛心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