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長大計畫~愛的果實正待熟成
孩子的成長
山區公車班次很少,一天只有六班,通勤的孩子必須掌握好坐車的時間,放學後只有兩班公車可以搭,車子再滿都要擠上去,錯過了就只好走長長的山路回家。
有些孩子,家在距離學校車程1至2小時不等,甚至更深的山裡,所以他們住校,週五才回家,有孩子從小學就開始這樣的求學生涯,學校宿舍成了另一種家。
放學後,宿舍燈亮了,開啟了住宿生的晚間行程,至善的社工,陪著他們,寫作業、加強功課、背英文單字,像是一個大家庭,孩子們有時也會跟社工說說心事。孩子們對於社工老師的信任度非常高,連校長都知道,學生們不跟家人、班級導師或輔導老師說的事情,都會跟至善的社工說。
在地社工,為孩子組了社團,找來了舞蹈老師、音樂老師,之前晃來晃去的孩子,在跳街舞之後,有了目標-想要把舞跳好、把歌曲練好。漸漸的髒話變少了,他們知道團隊合作,好好說話比生氣有效。寫功課背單字的速度變快了,因為這樣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練舞、練樂器。有一天孩子說:「以後也許我可以跟老師一樣,開舞蹈教室,教人家跳舞」。有了舞台,孩子們看到自己不同以往的表現,信心開始成長,夢想也因此萌芽。
至善的陪伴
上學,對於新竹縣山區的孩子來說,並不容易。大眾運輸不方便,公車班次少,一大早就要起床等車上學,錯過了,下一班就是晚好幾個小時,可及性非常低。有些孩子住在深山部落,念書要翻山越嶺,單趟車程就要花上2小時,要上學就一定要住校,與城市孩子於鄰近住家之學區內就學相較,可近性十分不足。而學校教使用以漢人觀點編輯的教材,對於原住民孩子來說缺乏生活共鳴,難以引發學習動機;且原住民的教育方式以「做中學」為主,與目前學校教育以書本閱讀,老師講解的「看與聽」有極大的不同,因此孩子還要調適學習方式。學習興趣低落、跟不上老師教學進度,成績不佳,若再遇上家庭、個人、同儕…等,某一生活面向出現狀況,「不上學」就非常容易成為孩子的選項。
而至善基金會於新竹縣山區深耕多年,以陪伴的方式,透過多元的服務內容,讓孩子不排斥學校與學習,並透過音樂、舞蹈、美術…等社團,培養孩子的能力,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裡,看到自己的能力,站上展現的舞台,覺得自己的生命有價值有意義,透過一次又一次小的成功經驗,累積自信,肯定自我。陪你長大計劃,不僅僅陪著孩子走一段成長之路,也為孩子開路、找路。
愛的果實
「陪你長大」服務,推展服務至今,至善陪著孩子們走過了數個寒暑,看著他們從小小的種苗,漸漸結出一個個小而美的果實,這得來不易的成果,帶著可喜可賀的甜美與愛的芬芳。
2011年以「愛的果實」與社會大眾分享成長的點點喜悅,也希望更多力量注入,讓「愛」可以源源不絕的循環,陪伴新生的小芽們成長,結出一批又一批愛的果實。再次見證至善一直以來友善陪伴的善的循環。
服務計畫說明:
尖石國中學習環境活化計畫
至善基金會於新竹縣山區深耕多年,協助尖石國中四十五名國一至國三住宿學生,藉由一對三,小組制課輔方案,在學業與陪伴上之功能來活化學習環境、提昇學校適應,藉由每週定時生活會談與部落家長生命經驗分享座談會及協助學校舉辦生涯輔導營隊,減低學生對於環境適應、生涯選擇上之壓力。
尖石國民中學社區生活營轉型計畫
透過多元化課程教學,帶領與關懷陪伴新竹縣尖石國中至少十位以上可能面臨中途輟學與學業遇到挫折之學生,從電腦課程、養雞課程、小團體課程、街舞課程、電影欣賞並持續增加肢體開發、演唱技巧課程、公益活動參與、產業實習等課程,在過程中,它可以給兒童及少年一種〝我能做到〞的信心,激發挑戰的成就感,更願意去改變自己。
大專生返鄉計劃
部落大專生返鄉課業輔導參加之大專生,除了協助國中學生之課業外,亦以部落大專生提供過來人的經驗,協助輔導部落的小朋友,提供模範效果,並將大專生與部落連結起來,培養其對部落的關心與參與。
幼兒照顧中心發展計畫
於尖石鄉延老、泰崗部落學齡前孩童之生活照顧、幼兒照顧中心師資培育及營養午餐等,學齡前孩童可以獲取較佳的營養支持、家長可以專心工作,興建照顧中心可凝聚部落共識、讓學童提早適應小學生活、讓學童熟悉同儕互動模式、提早發現學習遲緩的學童以便能先有預防措施及孩童可受到基礎的照顧。
五股都原社區兒童照顧
「都市原住民」因工作和居所的不穩定、環境存在的歧視等經濟與文化雙重弱勢,造成教育子女上的困擾與其行為偏差的問題,類似的狀況同樣發生在外籍配偶等弱勢家庭的子女養成教育上。因此從2007年七月開始關心位於台北五股的「伯特利」-在台北彌補許多都市原住民、外籍配偶等弱勢家庭缺口,且為原住民形成的社區兒童照顧中心,來幫助更多弱勢家庭的孩子,希望整合政府、民間與家長的力量,在五股建立首座原住民非營利幼兒園。
邀請您加入至善【陪你長大計畫】
支持著純珍寶貴的生命
用愛心滋養孩子的成長結出累累果實
愛心專線:(02)2356-0118 捐款帳號:50054640
戶名:財團法人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