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大鍋飯 原民孩子開心學母語

吃大鍋飯 原民孩子開心學母語

作者: 

jojo2013
2011-11-12

2011-10-27 中國時報 【葉德正/新北市報導】
沒有課本,更沒有羅馬拼音,他們從吃飯中學習原住民母語。至善基金會規畫的HakHak母語班,五月在三峽隆恩埔原住民國宅開課,有別於一般母語課程,他們結合原住民共食文化,小朋友只要拿著一副碗筷到廣場集合,大夥一起吃飯聊天,從最自然的方式,讓母語回到家裡、部落中。

母語班廿六日舉辦成果發表會,每個小朋友開心唱歌跳舞,說著一口流利的母語,總統夫人周美青出席時,開心下場與小朋友跳舞,用行動支持課程。

「小朋友看這邊!這個是打馬那(高麗菜)、這是以靜(蘿蔔)」,這堂課,沒有受認證的母語老師,也沒有白板和課本,幾個來自三鶯部落媽媽們,每周三傍晚,搬來瓦斯與鍋碗瓢盆,吆喝小朋友一起來吃大鍋飯,「老師」們一一告訴鍋中食材如何用母語說,飯後大夥一起在星空下聊聊天,這就是HakHak母語班上課的情形。

兩年前,至善基金會進駐隆恩埔,剛開始是以輔導原住民就業為主,許多族人向基金會抱怨母語文化漸漸消失,基金會便與部落族人共商要如何把母語傳承下去。
基金會北區督導林書玄表示,經過多方討論,決定利用在地資源,找回原本部落的生活元素,透過共食與說故事的方式,自然地讓母語回到生活中。
母語班的對象主要鎖定國小的小朋友,希望透過最直接的生活經驗,讓小朋友學習原民文化,老師們不僅要讓孩子把吃進口裡的食物,用母語說出來,還要在食物下肚的同時,讓文化慢慢傳承。
擔任老師的部落媽媽何簡珍表示,她的孩子已經廿五歲了還不會說半句母語,現在她要趕快挺身而出,不然就要來不及了。她欣慰地表示,這些課程讓她看到屬於自己文化的未來。
國小六年級的楊鴻恩說,平常在家裡很少機會講母語,來到這裡學到很多,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