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宛庭蹲點4年 從質疑到感動
2012-02-29
蔡宛庭蹲點四年,將所見所聞寫下「伯特利:被遺忘的都市部落」一書。(記者何玉華攝)
〔記者何玉華/新北報導〕「頂多是補習班的地方,真的可以照顧小孩嗎?」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蔡宛庭蹲點四年,從質疑到感動相挺,她把所見所聞寫成「伯特利:被遺忘的都市部落」一書,希望號召更多人一起當「伯特利的負責人」,催生台灣第一所原住民非營利幼兒園。
民國九十六年蔡宛庭著手碩士論文時,由指導老師、至善基金會副董事長王增勇引介,進入伯特利的世界;她回憶第一印象,很難不連結小時候念的私立幼稚園,看到這裡的小朋友全部共用一個馬桶、沒有自己的溜滑梯,驚訝得用「震撼」形容。
四年相處改變她的想法,她說,照顧兒童的方式可以很多元,伯特利不符合法令中安親班、幼稚園的規範,不代表沒能力照顧好孩子;教室內的箱子倒了,東西四散,小朋友會自動自發地收拾歸位;戶外教學雖然不像一般幼托依班別帶隊,而是「大小孩」帶「小小孩」分組;這些都讓她印象深刻。
蔡宛庭說,政府常認為已給原住民很多補助,卻忽略家庭背景的影響,看似豐富的托育服務,都市原住民常常看得到但用不起,兒童少年福利法以懲罰解決問題,而非協助,才會讓實踐原住民在地照顧的伯特利變成非法。
她希望透過這本書,讓更多人看見伯特利,一起支持都市原住民自立互助的行動,書籍銷售所得將會成立都市原住民照顧發展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