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對方法 因材施教

用對方法 因材施教

作者: 

jojo2013
2012-05-10

「只有用對方法,不放棄孩子,後山的孩子都是願意努力學習的!」現任秀巒國小二年級導師的余慧玲,在尖石後山服務好幾年了!從社工、國小老師並兼任至善基金會的認輔老師,對於後山孩子們的狀況,余老師可以說是瞭如指掌!

「其實後山孩子學習成就低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刺激不足以及家庭功能不彰造成的!」余慧玲老師心疼的說。
對於孩子小小的年紀就離家住校,除了上學外,孩子還要學會折被、洗衣服、照顧自己,要學習的事物和課業實在是超出孩子的年紀和生活經驗所能承載的,加上部落裡的家長大多缺乏教養觀念,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缺乏陪伴和關注,導致孩子學業低成就的狀況在後山部落裡成了常態!

余老師說,還沒有進到秀巒國小任教時,她就已經在尖石後山擔任課輔社工,但當時只是利用各式的測驗卷讓孩子們重複練習,沒想到有些孩子不論講解多少次都無法理解,當時,她並沒有深入了解孩子們真實的狀況,只覺得:「怎麼可能?!」自覺挫折感極大,經常有放棄的念頭。而後來接觸到至善基金會所聘請的專業治療師後,才明白這群孩子因為文化刺激不足、生活經驗缺乏,在認知和語言的發展上比他們實際的年紀小2-3歲(或更多),需要透過專業的評估和輔導,為孩子設定不同的目標,採取不同的方式引導孩子學習,才能讓孩子慢慢跟上進度,建立自信。

「每次上認輔課時,孩子似乎都特別開心!因為他們覺得被關心、被照顧,有感受到愛…」余老師表示,自從至善為學習落後的孩子們開闢了一對一的輔導課程之後,治療師和認輔老師都會依照孩子不同的程度,運用不同的教具來帶領孩子學習,加上老師們帶這些孩子的同時也會不時關心他們住校的生活,或是在學校的學習狀況,讓孩子不僅不會排斥上這樣的輔導課,甚至是興致勃勃期待每次治療師或認輔老師的到來!

「孩子只要跟得上,就會有自信!」我們從余老師誠懇的眼神中,彷彿看到這群部落孩子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