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尖石後山三所幼兒照顧中心畢業典禮

至善尖石後山三所幼兒照顧中心畢業典禮

作者: 

jojo2013
2012-07-02

p align=centerstrong部落孩子上台演出人生的第一出泰雅劇 /strongstrong傳承泰雅文化/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 /strong/p
    至善基金會在尖石後山部落成立的三所幼兒照顧中心今天在尖石鄉玉峰村的馬里光教會舉行聯合畢業典禮,典禮在部落耆老以古調吟唱下揭開序幕。

今年三所幼兒照顧中心的畢業生共有19位,其中7位即將在暑假過後升上小學一年級,有12位將升上國小附設幼稚園,展開全新的學習旅程。玉峰村的徐盛勝村長在致詞時表示,感謝至善基金會在尖石後山成立幼兒照顧中心,讓部落學齡前的孩子能有安全的學習環境,也讓家長們可以安心的去工作。

畢業典禮中,孩子們展現在幼照中心學習的成果,包括以泰雅語自我介紹、歌舞表演、注音闖關及生活自理等,而其中最特別的表演節目就是泰雅劇的演出。三所幼兒照顧中心分別選定一則泰雅族的傳說故事,由媽媽老師編寫成劇本,帶領孩子們演出。這不但是孩子們的第一次,也是部落的第一次,每個幼照中心幾乎是動員整個部落的人力,合力完成的。

至善基金會的社工督導楊曜誦表示,為了要讓孩子們上台演一場戲,幼照中心的媽媽老師和孩子們整整籌備了3個月之久。老師們先從講故事開始,但為了要讓孩子們同時熟悉國語和泰雅語版本的故事,光是同一個故事就講了超過上百次,講到只要老師一停下來,孩子們就能夠繼續接下去,甚至是倒背如流的程度,老師們才放心接著往下走。

而自己也從來沒有演過戲的老師們,更有一連串的功課要做,光是把故事改編成劇本,就讓老師們想破了頭,經過不停的上網查資料、開會討論到動手完成劇本,讓媽媽老師們這幾個月的加班時數破表再破表,連續幾天在幼照中心待到晚上八九點才下班已經成為這一陣子的常態。

至於戲劇表演中最重要的道具則是集合部落眾人之力才得以完成的。因為經費有限,加上泰雅族傳說故事中所需要的道具很多都不是用錢可以買得到的,因此像是竹簍、鋤頭、弓箭、酒杯及傳統服飾等較具泰雅文化特色的道具,都是部落的長輩們在工作之餘幫忙完成的;而比較簡單像是串鈴鐺手環、用牛皮紙包上碎紙屑做成的地瓜、還有一些彩繪的工作,因為可以同時訓練孩子們的小肌肉,就由媽媽老師們帶著孩子一步步地完成。

經過一次次的排練,孩子們今天在台上表演時已經可以在老師的帶領下,清楚知道自己該在何時上場,該配合旁白做出甚麼動作,雖然不像專業演員那般老練,但對於媽媽老師們和小小孩來說,已經是很大的突破和很多很多的努力。

楊曜誦說,至善在尖石後山部落推動幼兒照顧轉眼已經邁向第六年,如何透過教育,能讓部落的孩子們順利的和現行的教育體制接軌,同時也能不間斷的學習泰雅文化與傳統,讓孩子們記得自己的根,找到文化認同,一直是至善努力的目標。而今年畢業典禮的泰雅戲劇表演,就是希望透過戲劇準備與展演的過程,融和並展現出泰雅文化的特色,讓部落和孩子們透過這樣的機會,能發揮自有的優勢並且認同自我文化。

這次的畢業典禮還有許多來自台灣各地的認養人上山給孩子們加油打氣,也有許多企業捐贈了許多畢業禮物包括卡夫食品捐贈餅乾禮盒、麥克文化捐贈繪本、安瑋企業捐贈童鞋、飛雁公司捐贈文具組及扶輪社捐贈玩偶及舌苔刷等,讓孩子們收穫滿滿;此外,三商巧福也特別選在今天上山義煮牛肉麵讓孩子們飽餐一頓。有了社會各界的愛心和鼓勵,相信後山部落的孩子們都能一路平安順利長大。

至善基金會希望更多有愛心的社會大眾都能一起加入「陪你長大」計畫認養的行列,讓更多的愛心可以陪伴尖石後山部落的孩子開心長大,愛心捐款專線:02-2356-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