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忘不了的捐款帳號

一組忘不了的捐款帳號

2018-04-12

阿福情緣 二十年廣被

文/前台視新聞部記者陳秀鳳

  今年 1 月 9 日,在報上看到一個令我驚喜又熟悉的身影,照片裡長大的阿福、阿福媽媽,還有淑麗姐,尤其是齜牙微笑的阿福,竟然長得又大又壯。我的記憶頓時跌回了二十年前的時空,那個越南鄉下簡陋茅草屋內,一個越戰遺毒下五官全部錯位的孩子,然後很快從記憶中找出當時採訪的影帶,一看再看,內心澎湃不已,隨即把影片貼上臉書,臉友們熱切的詢問與回應,二十年前的影像彷彿歷歷在目。

看到阿福長大、媽媽胡氏健康,愛心大使陳淑麗很欣慰。

  1998 年,我任職於老三台時代的台視新聞部,因緣際會成為至善邀請的第一批前往越南採訪阿福的記者,也是當時惟一一家受邀的電視台。坦白說,出發前我並不清楚此行採訪的內容,這或許可以說明當我第一眼看到阿福時的驚駭與不忍。越戰遺毒下的的畸形兒,其實不只阿福一個,他們有的雙腿彎曲變形,有的長不大也站不直,但外觀最可怕的則非阿福莫屬。

  初次到阿福的家,阿福的父母都非常感恩至善願意帶他們的孩子到台灣治療,尤其是阿福媽媽,眼光含著淚接受我們的訪問,母愛的力量直說台灣是她孩子的惟一希望;我在想,像阿福這樣又瞎又聾又啞又癱.一出生可能就要被放棄的孩子,能夠壯壯地活到今天二十歲,沒有母愛的奇蹟是不可能辦到的。

  在那次一路接阿福來到台灣的採訪過程中,我看到至善善山師父疼惜越南畸形兒和孤兒的情懷,看到袁立德醫師的仁心仁術,更看到淑麗姐的無私與大愛,她一路抱著長相駭人的阿福通關、搭機、細心呵護的真心誠意,真是讓我敬佩不已!

阿福出發來台之前。

  越南五天四夜的所見所聞,讓人對生活與生命多了不同的視角和思維,同行的攝影搭檔王文化用心拍了六、七支,總長加起來兩三百分鐘的影帶,我在剪輯室裡看過一遍又一遍,忐忑的是該怎麼透過報導把他們的故事告訴台灣觀眾呢?五天的採訪,必須在一週內製作完畢,以便在台視當時的深度報導節目「熱線新聞網」中排播。

  播出當天,我請親朋好友們準時收看,許多人看到的反應都哭了,但哭不是重點,重點是如何盡一己之力幫助那些戰火遺毒下的越南孩童。那時電視媒體的力量真的好大,印象深刻的是,十六分鐘專題播出後,台視新聞部詢問捐款帳號的電話蜂擁而至、甚至延續了好幾個星期,那段時間我幾乎是一拿起電話就知道對方要問什麼。

阿福長庚記者會。

  奇妙的是,二十年過去了,我至今仍記得當時至善的捐款帳號哩!而這則名為「越戰啟示錄--悲情童顏」的深度報導,後來也入圍了最後一屆的金鐘獎最佳電視新聞採訪獎。

  時光飛逝,我一直不知道當年我們這第一批電視及報紙記者的採訪報導,對於阿福及其他有相同命運的越南孩子到底有多少的幫助,直到今年看了報導、透過淑麗姐的號召,找回二十年前的我們,和二十年後去採訪二十歲阿福的新生代記者,大家共聚一堂、相互交流傳承。

  我這才知道,當年二千萬元的善款,改變了好多越南孩子的一生啊!他們告訴我,阿福的生活改善了,越南有更多的肢障孩子,人生從此黑白變彩色。例如有個叫小雲的孩子,她脊椎受傷癱床,一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能到外面走走」,透過至善善款的幫忙,帶她來台灣治療矯正;從此,小雲可以坐在輪椅上,甚至結婚、做了裁縫師,人生有了屬於自己的藍天和光彩。

  因為愛,二十年可以讓一個又聾又啞又盲又癱的孩子平安長大;因為阿福,讓這份愛廣被越南,使得有更多貧困的孩童接受醫療矯治計畫,至今已經有超過三千名孩子在當地接受矯治。

  阿福情緣二十年,儘管不能言語,但他就像小菩薩一樣,渡己也渡人。二十年來媒體環境丕變,記者影響力和光環都不再,但不管環境有多惡劣,透過阿福善善循環的美麗故事,我始終認為這才是新聞工作最迷人、最有價值、也最令人回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