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的不是米,而是在穩定的環境下成長

孩子需要的不是米,而是在穩定的環境下成長

2018-08-15

  簡單的幾塊地墊和壁貼,牆邊還有幾箱玩具,這個刷著白漆的小房間,位在新竹縣五峰鄉清泉部落,正逐步開啟一個由民間自主維持的親子空間計畫,這天至善基金會邀請「玩具圖書館」上山,以二手玩具設計關卡,透過遊戲訓練孩子手部肌肉發展,三層樓的每間教室裡,充滿家長與孩子共同闖關的趣味與緊張!

  

(圖)空間開幕這天,邀請玩具圖書館團隊,以親子闖關設計遊戲,除了訓練孩子手部小肌肉發展,也增加親子互動、彼此陪伴的機會。

  至善服務團隊在新竹部落裡深耕超過11年,透過在原鄉的服務經驗,選定部落居民往來頻繁的嵨瀨教會尋求合作,以部落婦女為核心設立「清泉親子空間」,平日婦女們可以帶著孩子來到這裡,幾個家庭的聚集,親子一起上課、遊戲、吃飯,遇到年輕婦女對於育兒知識有需求,也規劃育兒知識課程,共同學習、互助,充份反應了泰雅族傳統的「共同照顧」精神。

  空間的布置雖然簡單,但都由部落婦女彼此討論、親手完成,至善的認輔老師偉辰分享:「這個計畫的迷人之處在於,至善向後退一步,提供舞台讓婦女展現自己,看著婦女成長、摸索,在這個過程中,她們也會逐步的看見孩子的成長,孩子懂得排隊,可以自己吃飯了,能夠自己穿衣,陪伴有了成果,就是她們最大的成就感。」而這也是至善在原鄉部落推廣親職教育,最期待的風景。

  在清泉部落,爸爸是主要的家庭經濟來源,以農事、建築板模工為多數,若要尋求穩定的工作則要下山到竹東鎮或是新竹科學園區,每日通勤1.5小時以上往返,媽媽則多是全職家庭主婦,在農忙時有打零工的機會,幫忙種菜除草,若外出工作,孩子則沒人照顧,但是沒有工作就沒有額外補貼家庭的收入,農業本來就看老天爺吃飯,再遇上部落一個家庭平均有三、四個孩子,讓部落家庭的幼兒照顧需求特別明顯,正也凸顯了原住民部落幼托資源不足的現狀。

  這個空間有別於國小附幼,也不似部落教保中心,以「部落裡的親子館」為理念,希望為部落的托育機構提供更多樣的可能,增添學齡前幼兒家長的教育選擇,3-6歲的孩子,除了進到幼兒園以外,也有機會享有與爸媽共同成長的時光,孩子也不錯失學習學齡前的知識,部落的照顧者和孩子在學前階段,藉由這個親子公共空間,在看似玩耍的陪伴中,深化家庭的連結與功能。

(圖)來自清泉親子空間的社區老小北上參訪親子館。

  但是,該怎麼帶孩子呢?在培力婦女的過程中,至善採取傾聽而非灌輸菁英式的「專業」,努力撐起空間,讓婦女有更多機會嘗試進步與失敗,共同討論如何做得更好;過程中,婦女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團體學習的過程中,也能看見他人的優點,彼此交流,「看著其他媽媽的照顧方式,也提醒我照顧孩子要有耐心」,在親子空間幫忙煮飯的賴媽媽分享。

  托育服務是國家的福利照顧體系之一,主要是補充家庭照顧的不足,讓社會安全網更緊密。不漏接任何一位孩子是據點成立的初衷,而生活是動態過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遇家人短暫的缺席,或多或少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在社區中若有一個學校以外的共同照顧據點,能為社區關係發揮更緊密的影響力,也能提早建立對孩子長期的關懷。

  即便只開放短短一個月,就帶來額外的收穫,目前六位穩定來到據點之一媽媽與我們分享:「有這個空間之後很開心,我成為一個『有選擇的人』,我可以自己帶著孩子來到這裡,不是只能跟著先生外出工作的婦女。」

  除了清泉親子空間,至善在尖石鄉的水田與煤源部落,都有規畫類似功能的據點,培力部落青年駐點,發展社區組織,穩定空間的經營,承接起原鄉的幼兒照護網絡的一環,至善的社工每週會到空間二到三次,提供婦女增能課程、成長團體,與婦女一起討論如何設計活動,討論誰家的孩子怎麼了,陪伴婦女在過程中的挫折或是情緒,「至善的計畫不是丟錢到部落就走。」整日飛車於部落間,拿著紙筆又寫又畫,仔細介紹服務工作的社工里夢說。「清泉親子空間」的服務計畫是一個新的起點,願每一份支持的力量,讓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充滿愛與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