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友愛徵文-一件難忘的小事
在人生的旅程中,每一天都在發生著不同的故事。悲、喜、安、樂,很多事已經不能夠記住,或者是你已經無暇記住的了。可是,生命中往往會有那麼一個轉瞬的時光,那麼一件小事,那樣一張平凡無奇的面孔卻會永遠地佔據心理深處的那個位置,時時觸動心弦,讓你永遠難忘。
記得小時候,鄉下的生活非常清苦,和鄉下所有的孩子一樣,七八歲光景,我就得開始幫父母做活了。有些活路非常艱辛,是今天的小孩無法想像的。那是一個冬季的早晨,父母上山找柴了,時值暑假。父母臨出門前交待我要把家裏那輛膠輪車推到山腳下,等他們背柴下山裝車運回家。木頭和膠輪組合製成的手拉車是那個時候唯一的機械工具,兩個輪子兩根拉杆和一個貨鬥組合而成。那個時候,我的個頭也才比輪子高不了多少,撐開手臂扶著拉杆,吃力地在鄉間的土路上顛簸,有時候因為受下坡的慣性衝力,難以控制速度,只好跟著車子狂奔。將近七八裏地,勞累、孤獨、無趣,心理別提有多麼不情願了。
正在汗流浹背趕路之時,遇到一個大致年紀同樣行頭的孩子也從另一個村子推車出來。開始,我們默默相鄰而行,誰也沒有先開口打招呼,只是心理已經把對方當做同伴了。走著走著,我心理一個激靈,想到了一個大人們常用的好主意。我主動打了招呼並提出一個建議,馬上得到了她的回應和贊同。我倆學著大人的樣,把兩輛車綁在了一起,後面那輛的兩根拉杆被插入前面那輛車的兩邊車軸和貨鬥間的縫隙裏,然後用麻繩拴住,然後,由一個人坐在車上扶著前面那輛車的拉杆以掌控方向,另一個人則在後面推車,下坡時後面那個人也可以趴在車上舒服一陣子。這種方法,比一個人拉車要省力很多,主要還是多了很多的樂趣。我們輪換著推車,一路歡聲笑語,把勞累和孤獨遠遠甩在了後邊。
突然,在一個連續的下坡路中,車子失去控制,徑直朝路邊的河裏沖下去,在同伴的尖叫聲中,我可憐巴巴地和車子一同墜入河裏。等掙紮著遊回岸上時,已經是一身淋濕在風中瑟瑟發抖了。可最要緊的事是車子怎麼辦?就算我們兩個小孩使盡全身氣力也不能挪動那兩輛陷在泥裏的車子了,何況這是一條到肩膀深水的河!如果父母見我們遲遲未到,肯定會很心焦,要是知道我們把車子推到了河裏,更是會責駡不已的。我們都非常著急,在岸邊四處眺望,多麼希望有人來幫幫忙呀。可是鄉間小路上,有時可能半天都不會有個一個人經過的。正當我們束手無策、近乎絕望之時,突然發現遠處慢慢臨近的一個人影,只是移動的速度比較緩慢,步履蹣跚的樣子。終於臨近了,我們感覺就像突然拉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繩,飛奔過去。
“大叔,幫幫忙,手推車掉河裏了!”
“哦,在哪兒?”
這時,我們才突然意識到,我們的要求是很過分的,這是一個盲人,雖然只是四十歲光景,但卻是兩眼凹陷,手杵拐杖。
“別著急,帶我過去!“盲人大叔堅定地說。
於是,他在我們的指揮下,小心翼翼地趟過到腰間的冷水,摸索到手推車,解開兩車之間的繩索,費力地朝按岸邊推著車,他那緊閉的雙眸,安詳的面容在那一刹那,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裏。最後,兩輛車都被拖出了河裏,我們分了手,各自推車去山腳接父母了,盲人大叔濕著一身衣服繼續趕路去了。鄉下的孩子嘴拙,在他離開之時,我們可能連幾句向他道謝的話都說不好,只記得當時心理感到很歉疚,要是他陷在水裏出不來,怎麼辦?而且,事後也不曾去打聽這個盲人了。
事隔二十多年了,每當我看到別人有難處或者自己對生活感到困頓的時候,會不由想起這件事,一個瞎子,自身已經很艱難的了,但在遇到別人的困難時,是那樣的毫不猶豫,神情是那樣堅定,行動是那樣果敢,這雙眼睛,這張臉是那樣清晰地印在我的腦海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