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燈提得高些/陳叡智 淡江大學財務長

把你的燈提得高些/陳叡智 淡江大學財務長

2019-09-20

「何處有黑暗,何處就需要光亮,把你的燈提得高些,照亮那些需要光亮的人們。」這是 2005 年我寫給至善的十歲賀辭,當時我是至善的常務監事;沒想到,又一個十年過去,再次提筆,我抱著喜悅也帶著一絲驕傲,不僅是至善成為一個具有海內外聲望的國際發展組織,更因為我見過那一張張因它照亮的臉龐,那是每一個帶著希望的生命。

至善從不是一個「給魚」的組織,而是一個「給釣竿」的組織。尤其,至善在台灣服務的原鄉部落,不管是新竹尖石後山、台中大安溪沿岸、高雄那瑪夏等,都是城鄉差距極大、又非常偏遠的地方,願意進入且常駐的組織非常少。

現行台中和平鄉大安溪沿岸的德瑪汶部落,就是至善從九二一進入救災一路陪伴、支持的原住民在地組織,如今以「社區共同照顧廚房」著名。至善前後至少花了 12 年,協助部落把人才、募款、財務等行政系統建立起來,再交給部落領導人林建治後退場。我曾開玩笑說,至善樂得「人財兩失」呢!

台灣現行有數萬個大小社福機構,但真正實踐「培力」(empowerment) 這個社福界「共識」的,少之又少,我幾乎沒有聽說過。給釣竿為什麼很難?我從至善身上看到,對外,要找到對的人。不管是至善員工還是原鄉社區的人,原鄉部落自立需要一個對社區有向心力的領導人,這跟企業培養接班人一樣,這樣的人不光只有愛心,還要有很多專業才能長久。找到人,培養他,直到他成熟,至善好有耐心。

而對內的挑戰,我在至善團隊的作為也看到了,那就是百分之百的「無私」。不管是營利還是非營利,絕大多數組織都希望自己愈來愈大,最好成為台灣最大,「市場佔有率」愈來愈高。但至善不一樣,它以做到把自己消滅為己任,不追求擴張,部落社區若自立了,就切出去,這樣才有能量再去幫助下一個更需要幫助的地方。

我參與至善快要二十年了,我會一直支持它,不是因為我是長期捐款人,或曾當過監事,或曾在它草創時幫它建立財務制度,而是至善的方向一直是我所追崇的。我是一個老師,我深刻明白,要指引學生的是方向,而不是幫他們把事情做好,因為我不會永遠陪伴在孩子身邊,我得教他們自立。

最後,我想提及的是,至善緣起於行善越南中部貧童,因一個善念,如今發展成一個以兒少發展為核心的國際發展組織,把台灣人民的愛心輸出國際。二十年來,至善善盡社會所託,作為一個稱職的「愛心代理人」,它鮮少站出來為自己贊聲喝好。

但,台灣與世界的需求依然那麼多,個人力量有極限,但透過組織傳遞的眾人之愛之力,是無邊界的。如果我簡短的隻字片語能把「提燈照亮世界」的任務繼續交付至善,對我而言,多麼何樂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