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新聞】在地文化就是最好的幼照教材 / 麗江工作站 和金妮

【至善新聞】在地文化就是最好的幼照教材 / 麗江工作站 和金妮

在服務雲南偏鄉地區時,看到大量農村人口的轉移導致大量留守兒童缺乏關愛和照顧,也深切感受到主流文化的衝擊使少數民族文化不斷被邊緣化,很多孩子甚至連母語都不會講了,更無從談起對自己家鄉的瞭解和熱愛,這真是令人痛惜的!

特別近十多年来,大量農村青壯年遠赴城市打工,留下孤苦的孩子和老人獨自生活。有的人近五六年没回家鄉一次!這種現狀,不僅成為家庭及孩子成長負面的影響,也是村落發展面臨的挑戰!

找回自己的文化從幼兒教育開始

從2013年開始,至善與玉龍縣教育局齊心協力,終於在2015初建成了玉龍縣龍蟠鄉中心幼稚園;3月1日,這個嶄新的幼稚園迎來第一批活潑可愛的孩子!近三年的辛勤耕耘,終於促成至善“阿哩哩”雲南幼兒照顧學前教育發展計畫的確立,也促成了2016年新年後來自臺灣的泰雅族文化交流團與麗江的納西族、白族老師和孩子們共聚一堂,熱烈地分享着彼此的民族智慧和文化。

泰雅媽媽不藏私 文化生活即是課程

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締造的。包括遙遠的泰雅族,為了讓人民擺脫九個太陽對大地的炙烤,派出勇士犧牲生命射下多餘的太陽。這樣壯麗的傳說故事,還有取火、狩獵等祖先留下來的生存智慧,在三位泰雅族部落老師的演繹下,一一展現給大家。而雲南的納西族雖人數較少,但卻擁有自己獨立的語言、文字、舞蹈等,納西族的《創世紀》東巴經裡就講到祖先在惡劣自然環境下生存的智慧。看到臺灣泰雅族是這樣培養孩子們來傳承著自己文化的情景,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民族文化,是多麼值得珍惜的!

泰雅族的三位媽媽老師,還真誠地分享了她們在部落照顧孩子們的經驗。就地取材,用村落裡現成的素材和傳統智慧,可以設計出非常美妙的課程,讓孩子們樂在其中!這對麗江大部分幼稚園老師來說,是聞所未聞的!

村落即是教室 開啟大山創新幼教觀念

麗江大部分山區因為交通偏遠,生活條件艱苦,導致麗江偏鄉地區學校教師資源一直在流失,更少有幼稚教育專業的老師來帶學前班。目前普遍存在的情況是,大部分偏遠山區幼稚園老師都是在小學合併後剩餘的師資和即將退休的小學老師來擔任,孩子們上課內容和一年級的課程差不多,寫字、算術和拼音等內容居多。中國近年來開始重視學前教育,興建了不少公立幼稚園,而幼兒教學體系才剛剛起步。之前,老師們常常抱怨教育部門配發的教具實在太貧乏了!可是,在看到臺灣老師們佈置好角落,帶著孩子們開心“玩耍”的時候,她們才發現身邊的村落便可以是取之不竭的教學素材,她們彼此討論着下一步要怎樣改善自己的課程。這樣的交流和分享,给麗江偏鄉的幼師們開啟了無限的創新教學想法。

為期一周的文化交流很快結束了,但泰雅族的文化和泰雅媽媽的教學倩影卻深深地印在了大家的心中,這次文化交流活動對於偏僻的麗江少數民族來說,具有歷史性的紀念意義。

文章類別: 

一般會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