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焦點「不只幼兒,照顧者不容忽略」

育兒焦點「不只幼兒,照顧者不容忽略」

提升照顧品質 從準媽咪孕期及早介入最有效

公共溝通部 

由至善基金會主辦的「113年台灣原住民兒少權益論壇-育兒指導方案的多元服務與建議」,邀請多位政府官員、民意代表及專家學者共同參與。根據至善近30年的服務經驗發現:「在新竹縣進行育兒服務的案家共79戶,其中就有38戶是脆弱家庭。」所以如何能改善福利與支持系統,才是保障孩子的關鍵。

 

圖為至善集合學者及官方思維共議育兒指導方案 

論壇中,衛福部社家署維繫科科長陳昭帆指出:「育兒指導服務包含了『到宅育兒指導』與『提升家長知能』,提供親職示範、環境安全指導、親職課程等服務,希望能優先支持到脆弱家庭、新手爸媽、未滿20歲小爸媽、身心障礙家庭,避免6歲以下的兒童受到不當照顧。」不過,現況中並非每個家庭都能靠育兒指導支撐,至善新竹工作站組長里夢達陸舉例:「有一戶到醫院開車需要兩個半小時的清寒家庭,家中十個月大的嬰兒卻有腎功能異常、生長遲緩、體重過輕等多重障礙需要持續追蹤就診,而主要照顧者也疑似有身心障礙狀況,在照顧孩子上產生很多阻礙。」

為此,至善認為,育兒輔導介入的「時間點」是關鍵。至善自2019年便提出「從孩子的-1歲開始守護」的概念,推出「安心媽媽專車」提升原鄉產婦的產檢次數,輔以親職教育等支持。此外,至善也認為當代家庭的複雜度與差異非常巨大,需要建立「家庭分級評估制度」,以期能更有效地去規劃資源運用跟訪視次數,給予最好的協助,確保服務品質。

由於家庭育兒指導需求的面向多元,工作者未來將須具備跨領域知識,因此至善持續開辦社工、幼保、護理、創傷知情領域課程增強專業培訓。這也意味著育兒指導員處在高強度的工作負擔中,應適度調整工作待遇如提供交通補助、假日加給等等福利,吸引資深人才持續扎根。

立委林月琴表示:「孩子平安長大不該是運氣,而是大人應作出的承諾。」至善執行長洪智杰則對立委的看法相當認同並呼籲:「在少子化的趨勢下,幼兒照顧的品質愈發重要,不管是偏鄉還是原鄉,需要透過大家的努力,進行跨部門和跨領域的合作,努力做到不遺漏任何一個孩子。我們從照顧孩子到關心家庭照顧者,便是要把斷掉的線重新編織成網,守護好每個階段的人。」

 

文章類別: 

一般會刊文章

會訊季刊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