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新聞

至善頒獎推動族群友善籲改善歧視

盼孩子安心長大

由至善主辦的「第二屆校園族群友善獎」,團體獎由屏東來義高級中學和花蓮海星高級中學獲得,個人獎則由台北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白紫・武賽亞納主任和羅東高商簡瑛欣秘書獲得。 

圖為至善頒獎推動族群友善籲改善歧視

第二屆頒獎典禮座位採圓圈排列,象徵原住民文化中的圓滿與包容。至善基金會執行長洪智杰表示:「歧視往往隱藏在長期以來的社會結構中,讓人不自覺地陷入歧視和偏見。我們希望用教育去培養孩子具備覺察的能力,也相信孩子的力量。」 

隱身在山林裡的玩具研發長Snisi Aumy

hongi ska ruma 得獎了

公共溝通部 王顥學 

「頒獎那天公布到了社會組的佳作,都還沒有聽到我的名字,我的女兒就說,媽媽反正你是志在參加,我們可以走了,應該是沒有了…」 

「我跟她說,再等一下,我想看看前三名的作品是哪幾件,一定都是很棒的作品才會得到前三名,以後可以參考…然後就聽到主持人說:『哇!這怎麼念啊???ruma?至善基金會…』我一聽到至善,就知道是我得獎了!沒想到我女兒比我還開心,抱著我一直叫:『媽媽,你真的得獎了耶!』」 

重返空地 一起玩

把遊戲的權利 還給孩子

北區工作站 林廷翰

至善基金會自2020年起,於新北汐止樟樹灣社區啟動「空地樂園」計畫,藉由社區共同參與,將原計畫改建為社區停車場的空地,轉變為一個讓不同年齡層的大小居民可使用的公共空間。

圖為孩子們是天生的藝術家

舞蹈 帶孩子們夢想高飛

玉峰國小舞蹈隊赴台北101演出有感

玉峰國小教導主任 葉紀沅

2024年底,帶著玉峰的孩子們站上台北101夢想高飛音樂會的舞台,這個表演經歷再次讓我深深體會到舞蹈不僅是技術的展示,更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是學生們成長的見證。

圖為這一場舞跳出泰雅族的故事

第二屆校園族群友善獎

走入教室的原民議題

公共溝通部

至善在台灣長期推動原住民兒少福利,從服務經驗中發現,原住民兒少在求學過程中常面臨個人、組織等不同形式的歧視,而原民學生面對歧視時,普遍會有社會支持網絡不足、校園缺乏相關申訴管道,使他們在面臨來自個人、組織、文化的歧視壓力時,易在人際交往、課業和族群認同的方面受挫。

為了創造更友善的學習環境,至善從去年開始設立第一屆「校園族群友善獎」,今年展開第二屆選拔,希望能以鼓勵的方式促進校園友善的目標,並且在頒獎過程中,透過獲獎師長分享不同的成功經驗,讓孩子在中學階段培養世界公民素養習得多元共存的能力。

 

從農耕到舞蹈,深入原民歷史與文化

越南教育團觀摩台灣圖書館 上萬冊館藏、數位系統管理引讚嘆

至善攜手外交部造福27萬中越兒童 年讀書量從0.8本飆升到67本

公共溝通部

今年至善得到外交部支持,集結了越南中部地區的教育局政府官員與校長共15人,在全國圖書館教師輔導團召集人陳昭珍教授的陪同下,來台觀摩參訪6所國小圖書館,其在空間和主題設計上各有特色,且館藏具有上萬冊的規模。而台灣也將傑出的科技經驗運用在資訊整合中,各小學所使用的圖書館線上系統,讓新書、借書、找書等訊息一目了然,數位化的管理方式令參訪團驚嘆不已!

圖為中越閱讀團參訪龍安國小

中越山區幼兒老師組團飛越1700公里 來台取經成熟幼兒教育

至善耕耘越南中部偏鄉幼兒照顧20年 造福3萬名3-6歲幼兒

公共溝通部

至善基金會從2004年在越南中部順化省廣田縣興建第一間有充足光線、有廚房、有廁所的幼兒照顧中心開始,逐步讓中越偏鄉幼兒擺脫在破舊房舍上課、營養及衛生條件不良的噩夢。

圖為中越幼照參訪團對於台灣幼兒園所學習區完善的規劃和設計非常敬佩

育兒焦點「不只幼兒,照顧者不容忽略」

提升照顧品質 從準媽咪孕期及早介入最有效

公共溝通部 

由至善基金會主辦的「113年台灣原住民兒少權益論壇-育兒指導方案的多元服務與建議」,邀請多位政府官員、民意代表及專家學者共同參與。根據至善近30年的服務經驗發現:「在新竹縣進行育兒服務的案家共79戶,其中就有38戶是脆弱家庭。」所以如何能改善福利與支持系統,才是保障孩子的關鍵。

 

頁面

訂閱 RSS - 至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