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新聞

校園友善風雲錄短影音競賽得獎名單出爐

用鏡頭說故事 展現校園友善包容

公共溝通部

為響應《兒童權利公約》中「禁止歧視」原則,至善自2023年起推動「校園族群友善」倡議。今年更配合30周年慶舉辦「校園友善風雲錄短影音競賽」,邀請全國中小學的學生們透過鏡頭捕捉校園友善行動,讓多元包容在校園中紮根成長。

我的未來不是夢

職涯體驗營隊活動陪孩子找到人生的目標

公共溝通部

畢業季前夕,我們依往例為新竹原鄉地區的五峰國中及尖石國中兩所學校的「準畢業生」們舉辦職涯體驗營隊活動…

今年帶著學生們走訪了幼兒園、護理之家(月子中心)、六福村和美髮沙龍等,除了陪著他們認識不同產業的工作內容,更希望透過產業菁英的知識分享、實作及互動等過程,引領孩子看見自己的興趣與潛力,並在資源匱乏的生活環境中,找到人生的目標和動力,努力前行。

善的種子 愛的森林

至善30有感

越南順化工作站主任 黄仲始

關於至善的過往,有無數感人故事可訴說,有無數無國界之愛可分享。有些事可以用言語表達,但更多價值,宛如河底的沃土,唯有親身參與這段「給予與接受」的旅程之人,才能從心底深處真切體會其深遠與動人。

圖為2013 年贈送課桌椅給貧童助學計畫孩童

至善頒獎推動族群友善籲改善歧視

盼孩子安心長大

由至善主辦的「第二屆校園族群友善獎」,團體獎由屏東來義高級中學和花蓮海星高級中學獲得,個人獎則由台北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白紫・武賽亞納主任和羅東高商簡瑛欣秘書獲得。 

圖為至善頒獎推動族群友善籲改善歧視

第二屆頒獎典禮座位採圓圈排列,象徵原住民文化中的圓滿與包容。至善基金會執行長洪智杰表示:「歧視往往隱藏在長期以來的社會結構中,讓人不自覺地陷入歧視和偏見。我們希望用教育去培養孩子具備覺察的能力,也相信孩子的力量。」 

隱身在山林裡的玩具研發長Snisi Aumy

hongi ska ruma 得獎了

公共溝通部 王顥學 

「頒獎那天公布到了社會組的佳作,都還沒有聽到我的名字,我的女兒就說,媽媽反正你是志在參加,我們可以走了,應該是沒有了…」 

「我跟她說,再等一下,我想看看前三名的作品是哪幾件,一定都是很棒的作品才會得到前三名,以後可以參考…然後就聽到主持人說:『哇!這怎麼念啊???ruma?至善基金會…』我一聽到至善,就知道是我得獎了!沒想到我女兒比我還開心,抱著我一直叫:『媽媽,你真的得獎了耶!』」 

重返空地 一起玩

把遊戲的權利 還給孩子

北區工作站 林廷翰

至善基金會自2020年起,於新北汐止樟樹灣社區啟動「空地樂園」計畫,藉由社區共同參與,將原計畫改建為社區停車場的空地,轉變為一個讓不同年齡層的大小居民可使用的公共空間。

圖為孩子們是天生的藝術家

舞蹈 帶孩子們夢想高飛

玉峰國小舞蹈隊赴台北101演出有感

玉峰國小教導主任 葉紀沅

2024年底,帶著玉峰的孩子們站上台北101夢想高飛音樂會的舞台,這個表演經歷再次讓我深深體會到舞蹈不僅是技術的展示,更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是學生們成長的見證。

圖為這一場舞跳出泰雅族的故事

第二屆校園族群友善獎

走入教室的原民議題

公共溝通部

至善在台灣長期推動原住民兒少福利,從服務經驗中發現,原住民兒少在求學過程中常面臨個人、組織等不同形式的歧視,而原民學生面對歧視時,普遍會有社會支持網絡不足、校園缺乏相關申訴管道,使他們在面臨來自個人、組織、文化的歧視壓力時,易在人際交往、課業和族群認同的方面受挫。

為了創造更友善的學習環境,至善從去年開始設立第一屆「校園族群友善獎」,今年展開第二屆選拔,希望能以鼓勵的方式促進校園友善的目標,並且在頒獎過程中,透過獲獎師長分享不同的成功經驗,讓孩子在中學階段培養世界公民素養習得多元共存的能力。

 

從農耕到舞蹈,深入原民歷史與文化

越南教育團觀摩台灣圖書館 上萬冊館藏、數位系統管理引讚嘆

至善攜手外交部造福27萬中越兒童 年讀書量從0.8本飆升到67本

公共溝通部

今年至善得到外交部支持,集結了越南中部地區的教育局政府官員與校長共15人,在全國圖書館教師輔導團召集人陳昭珍教授的陪同下,來台觀摩參訪6所國小圖書館,其在空間和主題設計上各有特色,且館藏具有上萬冊的規模。而台灣也將傑出的科技經驗運用在資訊整合中,各小學所使用的圖書館線上系統,讓新書、借書、找書等訊息一目了然,數位化的管理方式令參訪團驚嘆不已!

圖為中越閱讀團參訪龍安國小

頁面

訂閱 RSS - 至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