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特輯】從泰雅編織看尖中的民族教育課程

【至善特輯】從泰雅編織看尖中的民族教育課程

「瓦旦(泰雅族名)哥,有甚麼問題嗎?來我幫你看!」mama(泰雅族稱叔伯為mama)和阿公兩人不停穿梭在課堂間,極有耐心的逐一指導孩子們編織肩帶的技巧…

在傳統的泰雅文化裡,這是一門屬於泰雅族男人必備的手藝。編自己的竹簍,也編揹竹簍所需的肩帶,然後帶去山上打獵或工作時使用。

這群在網路世代長大的部落孩子,甚至沒有親眼見過傳統竹製的竹簍和以苧麻抽絲所編成的肩帶(現多以打包帶或其他塑膠製品編織而成),更遑論學會編織了!

但這堂坐在教室裡的編織課,對孩子來說,卻熟悉的像是回到自己的原生部落,有長輩會用族名親暱的稱呼自己,親自動手做給你看,然後拉著你的手再做一次,即便每個人吸收理解的程度不同,但透過泰雅族傳統師徒制一對一的耐心陪伴,竟讓這群平日在課堂容易躁動的國中生不但主動提問學習,更在編織的過程中逐漸專注靜心。

「孩子,我們不求快,會編,編對,才是最重要的!現在下課了,放下你手上的東西去操場跑一跑吧!」mama一面教導孩子學習的真諦在於「會」而非「快」,一面又提醒過於專注的孩子們不要錯過寶貴的下課時光;這樣的教育現場對照主流教育只求教完卻無力得知孩子是否真正學會的景況,著實是極大的對比!

尖石國中是全台灣單一民族學生人數最多的國中,全校有99%的學生都是來自尖石前後山或橫山鄉的泰雅族孩子。然既有教育體制中,國中階段的學習多為了會考升學準備,要求的是主流評量的學科能力,鮮少有機會讓孩子們認識自己的文化,但這讓不少孩子畢業離鄉(上高中之後就必須離鄉求學)後,陷於既無法融入主流社會又對於傳統文化技藝不熟悉的窘境,內心的茫然與困境都成為成長過程中無法彌補的遺憾。

於是,至善與尖石國中共同合作開展民族教育課程,透過部落耆老的陪伴及引導學習傳統文化與知識,也藉由學校老師的偕同教學連結現代學科知識,如泰雅古調與國文、泰雅美學與色彩或是泰雅傳統領域模型製作及地理等等,透過不同類型的課程合作,協助孩子看見到傳統與現代的共通與不同,加強其學習興趣,進而認識自我,增強自我認同。

今年尖中的民族教育課程最主要的重頭戲將是由部落耆老及長輩們帶領著即將畢業的孩子們,親手搭起一座傳統泰雅族的瞭望台(詳註1)。我們期待孩子們透過「建築」的過程,除了認識傳統文化的精髓,也從中學習數學、科學及邏輯等概念;而校方也大力支持這系列有意義的課程,配合泰雅傳統文化,在校門口附近已經空出一塊地準備讓孩子們大顯身手!

註1:望樓建築是為全社之公共建築物,主要作為查看敵群防禦之用,或是作為社內之集會所。一般而言,每個部落皆設置有一處,建在社中最便於監視之處,多位在每個部落的出入口或中央即有所謂的望樓,也有稱敵樓或瞭望台,其白天監視敵人來襲,晚上由青年來擔任警戒任務,是泰雅族的建築特色之一。

文章類別: 

一般會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