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友愛】群體的力量 / 新竹工作站 魏心俐

【至善友愛】群體的力量 / 新竹工作站 魏心俐

2015年冬天腳步來的慢,但尖石仍是濕冷寒意襲來,尖中的孩子在寒冷的天氣裡生氣蓬勃的做著烘焙點心、練習烹飪家常菜、在農場裡種菜、教室裡上課輔、學習社團才藝,一轉眼在尖中的計畫已邁入第十個年頭了。

2005年2月,也就是重創新竹的艾利風災發生的隔年,至善在當年交通不便及人力資源較難進駐部落的聲音下,「尖石國中夜間課輔方案」成為第一個進駐尖石國中協助住宿生的方案。招募大專志工,讓孩子開始有熱心溫暖的哥哥姐姐協助課輔和分享心事,當建立了穩定的陪伴志工系統並體驗孩子生活後,更能感受到孩子在環境及學習上要面臨的挑戰。

社工團隊揮發創意並開始調整傳統課輔模式,讓同質性學習透過一對一或是同儕學習的需求分組,也開辦不同的社團課程供孩子們選擇,包含部落傳統手工藝、吉他、舞蹈、桌遊…等,讓孩子的學習動機能透過與課業不同的學習模式重新肯定自己,讓學校不再是只有課業才能建立成就與自信的管道。

夜間課輔展開兩年後,正式在日間協助尖石國中家訪及協尋中輟學生,並利用學校下午較輕鬆的課程帶著回來的孩子進行團體討論、養雞課程,之後又根據孩子未來生活需求和興趣發展了烘焙、農場、街舞、合唱…等。為了讓孩子展現優勢及培養堅持與耐力,增加了體育項目-柔道和籃球;這幾年也嘗試將泰雅傳統織布、雕刻融入藝術課程,部落地圖融入社會科,期盼孩子重新找回屬於族群的知識和自我認同。

這十年一路走來,看到孩子長大回鄉,談起現在的學校越來越符合他們理想的學習場域;有更多原鄉老師願意回到尖中,一起陪孩子走一段出去闖盪的夢;更感受到學校的氛圍和家長的印象轉變,都願意為孩子想一條不完全跟隨主流教育但又很踏實符合尖石孩子的路,期許孩子能走向真正肯定自我價值和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自豪的泰雅族人。

文章類別: 

一般會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