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特輯】匱乏與祝福 / 聯合報記者 蘇瑋璇

【至善特輯】匱乏與祝福 / 聯合報記者 蘇瑋璇

你有多久未曾感覺匱乏呢?

不是像小石頭在鞋裡搔癢,磨久了就習慣的那種匱乏感,而是日復一日積累的龐大缺落,威脅溫飽、上學、健康、行走的匱乏感。

因為不常有,所以在台灣的我們絕大多數是幸福的人。

可越南中部的孩子並沒那麼幸運。

「貧困」在官方資料,被量化為月收入低於多少數字之下的人口數,但襖熱濕溽的7月盛夏,至善媒體團親眼目睹了貧困孩童的生活,便知道貧困不僅僅是錢賺多或少,而是一個營養不良的幼小身軀被迫一夕長大,放棄升學夢想,扛起不該屬於那年齡應負擔的家計重擔,眼眸早早褪去了夢想的色彩,取而代之的,是赤手空拳迎接蒼白前途的黯淡。

越戰是這群無辜孩子們身上背負最沈重的十字架,半世紀前,美軍在越南撒下大量落葉劑,導致越南土地貧瘠,難以耕作農作物,戰爭拖累越南發展,越南中部地區至今工商業不發達,多數居民主要仍賴農耕維生,中部五省(順化、廣治、廣平、河靜、義安)達11.7%家庭月收入不到600元新台幣。

更嚴峻的是,許多孩子因落葉劑出生即畸形,患顎裂、四肢殘缺、智能不足等症狀,平均壽命短,生出這樣的孩子,勢必拖垮家庭經濟,如擺脫不掉的厄咒,養不起的家庭選擇遺棄,當地經常有棄嬰。

這是我第二次跟隨至善基金會一同訪問越南,曾經不只一次被旁人或自己問,照顧台灣的孩子就好,為什麼要照顧2千公里以外的異國孩童?搬出「世界大同」太籠統了,更深層想想我們是否理解台灣與越南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

無論是在越南經商的台商、兩國日益頻繁的貿易關係,因婚姻關係遠嫁台灣的近10萬越南新住民,及在台灣生長中越混血新二代,台灣社會越南已占有極重要的一席之地,擁有9千萬人口的越南,其實是個離台灣很近的地方,搭飛機飛往越南首都河內的距離,與飛往日本首都東京相差無多。但長久以來,台灣忽視東南亞存在,兩國之間地理距離很近、心理距離卻很遙遠。

台灣與越南之間的關係,足以展現另外一種台灣與國際的互動模式,我們不必老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拿外國來貶低台灣種種,而是可以進一步相信,「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透過人道援助,扶持一個小小的正要起飛的夢想,對我們來說少吃一餐飯店大餐的金額,就足以支應越南孩子一個月學雜費,我們並不需犧牲或苛刻自己,就有能力幫助他人過得更好。

今年出訪越南,令我動容的是,不同於第一次訪問越南,因親眼見證孩童的悲慘身世而心情沈重,再度訪問越南,看到一批至善越南工作站同仁熱忱不懈在貧瘠土地上種下改變,就算困難接踵而來,但他們沒有放棄,且幾經詢問,工作站同仁都很喜歡這分工作。

更感人的是認養人與認養孩童之間互動,那種真情流露,超越語言隔閡,你會恍然,「哇,原來這世界有這麼純粹而美好的情感存在!」

期許自己成為別人生命中的祝福。

文章類別: 

一般會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