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特輯】踏上地圖上失落的角落 / 聯合報記者 蘇瑋璇

【至善特輯】踏上地圖上失落的角落 / 聯合報記者 蘇瑋璇

四月中旬,跟隨至善基金會到越南中部採訪,感觸深刻,藉由畫畫整理思緒,也想介紹越南中部這台灣人地圖上失落的角落…

廣治省在哪兒?閉上眼睛,台灣人腦海裡有的大概就只有北越是首都河內、度假勝地下龍灣,南部有胡志明市、西貢小姐,而廣治省就夾在中間三不管地帶,這裡是越戰主要戰場,受戰時美軍噴灑化學藥劑「橙劑」毒害最深,每平方公里死傷人數居越南第一,達克隆縣900多村落,越戰時期幾乎無一倖免。當地人說,廣治有3個全國之最:最貧窮、殘障兒童最多、墳墓最多。

達克隆縣人口,以原住民蕓橋族為大宗,高腳屋是他們的傳統建築。至善基金會在當地實施營養午餐計畫,不過追溯學童營養不良問題,來自水源的缺乏。

達克隆1號幼兒園沒有自來水接管,教師每天清晨得騎2、3公里機車,載水到學校燒飯。國際組織捐款興蓋的廁所,外表嶄新,馬桶卻沒水可沖,終日大門深鎖,環境衛生差,學童經常拉肚子。

當地政府今年初在幼兒園打一口井,但地層下方是堅硬的花崗岩盤,每天只抽到140公升水,根本不夠全校70位師生使用,每天仍有1千多公升的用水缺口。

崑山科技大學、彰化基督教醫院、至善等單位通力合作,將台灣的水回收再利用技術引入越南廣治省達克隆地區,搶救滴滴珍貴的水源。崑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林龍富複製崑山科大的經驗,設計一套「微型」供水改善系統,第一階段是「增加蓄水容量」,新增4座水塔,非上課日也能抽水儲存,供炊煮飲用。

第二階段則是加設一套汙水收集淨化系統,將汙水導入生態池,透過池中的水芙蓉、布袋蓮、槐葉蘋、金魚藻、浮萍及卵礫石濾床,經沉澱及微生物吸附分解後,水質淨化,可用來沖馬桶、澆灌植栽,6月底完工後,能解決缺水問題。

我們到訪時,第一階段工程已完工了,園長阮氏青云說,自從有了乾淨水源,傳染病減少,孩子變健康了。

站在高腳屋下,我看到很多孩子天真張大眼,對著這一大群陌生人瞧。安心用水、安心上廁所這些基本生理需求,只是很小很小的奢願,真的需要有更多人,共同守護他們這不容易的小小願念。

文章類別: 

一般會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