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親人|用全人服務觀的思想陪伴有需要的孩子

再見了,親人|用全人服務觀的思想陪伴有需要的孩子

雲南代表處助學組組長 和秀梅

小敏是我們資助了三年的學生,2018年,小敏的父親40歲,被查出了糖尿病,三年的時間,相繼在雲南省麗江市、大理州、昆明市治療,可是病情沒有好轉,反而增加了許多的併發症,家裏的積蓄全部用光。開始需要向親戚借錢維持生活及支付醫藥費用時,找到了我們。

圖為助學組在個案家中進行家訪

這些年,經過至善的幫助,小敏的生活學習可以正常的進行,可是父親高昂的醫藥費用,還是使家庭欠下了 20 萬的債務,就在我們都覺得父親的病情用藥物得到控制的時候,噩耗還是來了,父親突發腦溢血在 3 月 25 日與世長辭,緊接著噩耗接踵而至,與父親去世相隔 10 天,在 4 月 5 日,奶奶也跟著離開了人世。10 天的時間,一個五口之家一下變成了 3 口之家。

發生此事後,學校老師馬上聯繫到了我們,我們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家訪,讓小敏申請了急難救助金,另外,由於擔心孩子一下承受不了如此重的打擊,影響到正常的學習與生活,所以我們和孩子做了一次深度的傾聽和交談,也建議和提醒媽媽,在以後的生活中需要繼續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如果有需要我們可以協助對接心理疏導方面的干預。

在這麼多年助學的過程中,發現越來越多的孩子多多少少受到原生家庭、周邊環境及突發變故的影響,除了資金協助之外,需要我們更全方位的介入與陪伴,給予孩子更多心理方面的支持與精神上的鼓勵。同時,更需要關注到讓照顧者看到孩子更多的變化和需求的部分,讓孩子也學會理解父母、換位思考,更好的聽見父母的心聲,幫助孩子與照顧者建立更加親密的關係。

未來至善在助學的過程中,也將更加注重“人在情境中”的思想,更多的看見受助孩子所處的環境與關係網,用全人服務觀的思想解決個案的困境問題,不單把孩子單獨分割出來對待,而更多依靠照顧者、老師、朋輩群體、社區聯動解決問題。
 

文章類別: 

一般會刊文章

會訊季刊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