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與土地及族群文化間的深厚連結

建立與土地及族群文化間的深厚連結

有你們真好

新竹工作站 古玉仙

自2024 年起,我同時在織山工作室(2023年由至善青年培力計畫成立)與至善新竹工作站擔任行銷專員,雖然兩邊的工作本質上都是行銷,但方向不盡相同。工作站偏向組織行銷,著重於文案撰寫、影像拍攝與美編設計;而工作室則是商品導向的行銷,著重於實際操作與能力提升。

圖為走進服務現場,記錄同仁日常,感受對話間的暖心。

當工作站同仁在服務現場舉辦活動時,我會跟著一起上山,透過相機和文字紀錄活動中的美好瞬間,及同仁們的陪伴與支持。而每一次隨行,總能帶來新的感受—有時是同仁與族人對話時那份真誠的關心,有時是與學校團隊之間互助互信的默契,而更多時候,是那股對孩子們持續不變的支持——從幼兒、國小到國中,始終陪伴在側。在偏遠的尖石後山,曾經聽族人說過:「誰能長期蹲點在這裡?只有至善。」這句話,正呼應了至善當初進入尖石的初衷:尊重,並長期深耕。

而在織山工作室的工作,則是不斷挑戰自我、拓展可能的歷程,我們一次次嘗試找出自己的方向,逐步建立與外界的連結。很慶幸能與團隊一起成長,每當有想法或提案時,大家願意一起嘗試;可行就前行,不可行也能及時停損、修正方向。去年,在尖石鄉進行田野調查,拜訪許多擅長竹、藤編工藝的耆老,那段時間讓我重新思考與部落的關係。過去離開部落求學的歲月,彷彿也使我與土地產生了某種斷裂。在司馬庫斯聽著耆老分享的那一刻,我寫下:「土地的輕喚,動之以情。」我深深感謝這片土地的給予,讓我體認到:文化不只是記憶,它就是生活本身。

進入至善一年半來,透過記錄同仁的工作及完成各種製作物,我常常聽到同仁對我說:「有你真好。」但我更想回應的是:「這裡,因為有你們,才最有愛。」在這段時間裡,一步步打穩基礎,培養能力、鍛鍊思維、學會獨立完成製作、與他人協作,更逐漸理解自己與這片土地,以及族群文化之間的深厚連結。

 

 

文章類別: 

一般會刊文章

會訊季刊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