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交大學生志工的愛,溫暖了深山的冷雨天】

【清交大學生志工的愛,溫暖了深山的冷雨天】

作者: 

公共溝通部 盧美靜
2021-11-11

每週固定上山服務2天的13名志工來自不同的科系、不同的縣市,上山服務的理由和感受都不盡相同。但,我看到他們有一共同點,他們都很用心了解孩子的情況,真心為孩子著想,都被孩子們感動著,也跟孩子學習了許多。

十月下旬,原本炎熱的天氣,突然轉涼,平地氣溫宜人舒適。初到至善的我,第一次隨隊參與尖中夜間課輔志工教育訓練,一起到海拔近1,700公里的鎮西堡和新光部落。

課輔志工都是清大和交大的學生,我們從清大校門出發,隨著上山路線沿路家訪課輔的孩子。看到志工來訪,有些孩子羞澀地躲起來,有些開心地拉著志工打羽球,還有家長熱情的送上剛採收的甜柿和大蕃茄。

孩子和家長非常尊敬課輔志工,都尊稱志工「老師」,熱情友善親切的和老師話家常,偶爾還囑咐孩子一定要聽老師的話,隨隊的我也沾了志工的光被譽為老師的老師。從志工和孩子們的互動,我看到非常真誠,真摯的情感,比如說有一志工依照孩子的學習需求特製英文單字卡,孩子先是打鬧說弄丟了,等志工露出驚訝的表情時又改口說我也有給弟弟妹妹看,隨即補上幾個單字卡上的單字好證明自己真的有使用。

我隨著大隊一戶一戶的家訪,原擔心山路崎嶇會暈車嘔吐的我,很自然地就到了目的地。到了部落,長老和牧師為我們舉辦了當地的祈福儀式,祝福我們這一趟旅行平安順利,還特別演奏及講解口簧琴,隨即就立刻開始教育訓練的部分。

由於部落和平地的生活有很大的差異,牧師從部落的歷史、宗教信仰、文化習俗、語言、農作、經濟等講解,也從部落發展的困境、問題、發展模式各方面說明,讓志工能充分了解孩子們生長的大環境及未來的可能,隨後我們分兩隊繼續家訪。

結束後家訪,也到了晚餐的時間,長老和牧師在一間木屋準備了豐富的營火晚會。濕冷的夜晚山上溫度大約只有10度,圍著營火的我們都不覺得冷。許多孩子和家長也來參與,我們一起烤肉,吃著當地新鮮的有機蔬果,在這輕鬆溫暖的木屋裡彼此自然交流分享。

家長、孩子、社工、志工圍著營火取暖,分享交流對於孩子期望及想法。

家長除了表達感謝,也說明對孩子的教育及生涯的想法,非常坦誠分享自己和孩子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或代溝。孩子們時而默默聽著、時而小聲和父母、志工老師互動,氣氛和諧有趣,孩子、家長、志工老師、社工積極的表達想法誠懇交流。

第二天早上簡單的用了早餐後,志工隨即根據所教孩子的年級分組討論教案方向。各組同時分別輪流和至善社工開督導會議,根據不同年齡、年級設定教案並依據自己負責的孩子特點微調。

寒冷的清晨,志工裹著毛毯和社工開督導會議,討論個別孩子的特點及教學的方向。

此時的我,遊走在各組之間,趁間隙收集及了解志工們選擇上山服務的初衷、心得、想法、收穫及感動。清大數學系大三的柏廷說「孩子願意和我撒嬌鬧脾氣我很開心」了解後才知道,他們所承擔的責任不只是念書,要照顧弟弟妹妹,要幫忙和擔心家裡的農作經濟,很開心小孩在這裡能夠像個小孩。大學和研究所都來當志工清大系統神經科學所的芯瑀,在當志工後覺得自己太幸福了,不是物資環境的部分,而是自己過去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就是讀好書,但山上的孩子要做好很多件事,比城市的小孩更早熟更會承擔責任,她覺得雖然孩子都叫她老師,但其實她自己學習到的更多。

每週固定上山服務2天的13名志工來自不同的科系、不同的縣市,上山服務的理由和感受都不盡相同。但,我看到他們有一共同點,他們都很用心了解孩子的情況,真心為孩子著想,都被孩子們感動著,也跟孩子學習了許多。督導會議結束後我們收拾好行李吃了午餐,趕在山間起霧前下山。雖然這幾天濕濕冷冷的,但心裡暖暖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