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共學的一堂課

與孩子共學的一堂課

公共溝通部主任 顏瓊玉

在山上,孩子不會告訴她現在是幾月份,或者直接說出是春夏秋冬哪一個季節,而是說,「水蜜桃的季節到了、桂竹筍季節到了,可以打獵的季節到了。」對家雯來說,這是她從孩子和部落老人家身上學到、認識大自然的寶貴經驗,和她既有的生活經驗是截然不同的。

至善挺上山的老師,從山下來,他們不厭其煩、不厭其苦,只為給山上孩子上一堂特別課。別以為這一堂課是老師單向給予,早期療育的家雯老師說,這是她和孩子們共學的一堂課!       

何家雯,早期療育老師,上山年資也是10年,她不會開車,上下山幸好有社工幫忙接送。她上山時,肩上揹的不是吉他,就是教玩具。山上沒有紅綠燈和斑馬線,孩子可能很難理解書上說的交通規則,但孩子知道水蜜桃和桂竹筍的季節,知道怎麼打飛鼠,在山澗中跑跳穿梭自如。她療育孩子,孩子療癒她。       

早期療育老師何家雯用道具和孩子分享山下的生活物品,山上孩子則用蔬果告訴老師一年四季。
 

這一趟路,她遭遇過各種路況,深感山上交通不便帶給孩子的影響,大崩塌和落石是常有的,而午後雷陣雨更是頻繁,常常也會被土石流追著跑,「其實我們的孩子也是一樣,他們有可能一個崩塌,一個落石,就沒有辦法穩定地去上課。」       

「我們帶給孩子的東西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嗎?」語言治療師至怡(左)和職能治療師文正(右)常常這樣反思。

而文正和至怡,一位是職能治療師,一位是語言治療師,兩人開一部車,一起上山快要4年了,每個月從台中到尖石後山至少三趟,最遠去到新竹最高的小學–新光國小,來回車程6小時。他們喜歡山上的空氣、樂天的人們,但樂天的大人覺得「孩子自然會長大」,許多問題「長大了就會好」。

文章類別: 

一般會刊文章

會訊季刊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