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故事

堅定繼續陪伴的信念,到陽明山與至善的相遇/認養人 劉俊廷
2018-11-15
圖:國慶日有26位至善夥伴,齊聚陽明山 與至善結緣迄今剛好滿十五年,但每次活動都因為工作因素或地點而無法參加。這次終於有機會參與「至善友愛日」,這是充滿笑聲的一天,也讓使我更加堅定要繼續支持至善。...繼續閱讀
一個困難的新任務,從精準數字到連結人心/財管部主任 邱麗娟
2018-11-12
這幾年,我從原本負責至善財務的職位上,又接下人事一職。人事是一門專業,不同於要求數字精準的財務,尤其在管理層面上,人的問題是最難處理,也無法用數字精準量化的。   為因應政府勞基法修訂與勞資意識抬頭,至善這幾年對人事工作逐漸重視,執行長特別在今年指派我,參與為期兩個月的「...繼續閱讀
當我們在都市叢林相聚
讓歧視不再,原來我們都一樣/都原小組 蘇翠涵、黃珮綺
2018-11-09
「Wawa森林」在今年十月安排4場性別教育系列課程,我們期待透過品格教育和視野拓展,帶領孩子學習尊重每個人獨特的生命,陪伴孩子長出正向的力量。   Wawa森林的十月公民社會課主題是「性別月」。從過去的服務現場至今,我們仍看見孩子們因著性別氣質跟自己不一樣,...繼續閱讀
當我們在都市叢林相聚
同理是成為陪伴者的關鍵--台大社工系師生初訪汐止Wawa森林
2018-10-26
企宣部/劉文賢   「這裡是Fitonay(阿美族語),是汐止最早被政府遷移的原住民國宅。」走在隊伍前方的毛弟,是汐止Wawa森林—至善兒少發展中心的社工。Fitonay--是阿美族語形容枝幹粗壯的竹子,強韌的特性通常被族人用來蓋房子,也象徵給剛遷移到都市的族人一種祝福:...繼續閱讀
大山女孩的夢
麗江公益行、一二記事
2018-10-26
參與者/劉梅君 麗江、匆匆一瞥   麗江,我知道這個地方已經是上個世紀末的事情,聽聞且非常嚮往,因為在那湖畔有個母系社會的少數民族摩梭,曾經引起世人極大的關注,千禧年後,我和一群學界同仁終於有緣親臨這個古城,涼爽宜人的氣候,流水淙淙,石板街道、垂柳伴溪,很有少數民族特色的木造屋...繼續閱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