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野菜連結社區 一起剝Laci 去年春末夏初之際,Wawa森林的孩子們去到文健站,與阿公阿嬤一起學習怎麼處理Laci(音ㄌㄜ ㄐㄧˋ,中文名:箭筍),孩子們在剝的過程中,雖然有時漲紅著臉用力,但大部分的時間都掛著滿足的微笑,當時就答應長輩們還要再一起來文健站剝Laci… 為了延續去年孩子們與阿公阿嬤一起學習怎麼處理Laci時那種笑容和感動,今年我們特別邀請了國小一年級的孩子們去跟長輩們一起動手剝Laci。因為孩子的年紀較小,因此我們特別設計從中午的共餐開始,透過吃,讓孩子們對Laci產生好奇,並在吃完之後一起動手做,希望能讓孩子更完整的認識阿美族的傳統野菜Laci。 閱讀更多關於用野菜連結社區 一起剝Laci
翻轉教學現況,園所與孩子的共同成長 2021年至善雲南代表處「學前教育發展計畫」推廣至寧蒗彝族自治縣,在寧蒗縣教育體育局和婦女聯合會的支持下,與第三幼稚園進行合作輔導。 雲南代表處學前教育組 楊曉歡 三幼園所內的學生多為邊疆高寒半山區移民到縣城的少數民族幼兒,大多數父母為了生計,在幼兒一歲左右就會離開幼兒到省外工作,幼兒由家裏老人照顧,成為留守兒童。幼兒雖然有爺爺奶奶的照顧,但缺少了父母的愛與陪伴,導致幼兒沒有得到適合年齡的教育。三幼雖為新建園所,擁有良好的硬體環境,但是仍存在麗江學前教育發展普遍性問題,教師編制少外,師資的專業性仍有不足。 閱讀更多關於翻轉教學現況,園所與孩子的共同成長
伸出臂膀,托起孩童生命的希望 感謝台灣認養人始終不變的陪伴,無國界的愛心,讓至善在越南的計畫結出豐碩的果實。 越南順化工作站企宣專員 阮黃青草 小藍(化名)出生於越南中部河靜省香溪縣,家庭屬於貧戶,父母都是農民,家境非常困難。2010年的一天,小藍的母親在做工時被竹樹刺傷眼睛,導致右眼失明,再也看不到光,身體也因此每況愈下。2013年,小藍的父親因癌症去世,把悲傷留給小藍母子三人,小藍全家生活從此更艱難度日。 2014年,當小藍在自己內心的小世界中掙扎,甚至動了輟學念頭的時候,至善找到了小藍並開始長期認養,實現她的上學之夢。 閱讀更多關於伸出臂膀,托起孩童生命的希望
愛上課的秘密 一踏進校園,小孩遠遠地看到我,就會立刻跑到我面前,問:「我今天要上課嗎?」、「ㄏㄚˊ?為什麼沒有我?」、「我要上課!」,起初讓我好困惑——怎麼會有小孩那麼愛上課? 新竹工作站國小組專員 崔晏瑜 何老師告訴我,會來上課的小孩大多在班上都跟不上同學,因而容易對學習感到挫折,所以當他們來到這裡上課時,老師都會告訴他們是來挑戰的!不會沒有關係,本來就可以不會,只是來挑戰,沒有輸贏。 閱讀更多關於愛上課的秘密
大掃媽媽們的新年新希望 快樂大掃,快樂的把每一間房子打掃乾淨,成為客戶和自己家庭最大快樂支持。歲末年前,快樂大掃團隊舉辦意義非凡的聚會活動,邀請大掃媽媽和孩子同樂,讓媽媽們寫下自己的「新年新希望」,為自己、為家人設下目標,努力實現。 東吳大學實習生 陳亞棠撰寫、余佩樺拍攝 今年的聚會由兩位充滿活力的東吳大學實習生帶領,活動從早上10點開始,媽媽們有說有笑,一起參與活動的孩子也在一旁開心的玩氣球。活動開始,至善社工舒瑋及小茜先進行事務宣達,婦女都認真聆聽,積極提問與回應,非常重視工作的事情。 歲末活動開始,我們準備了許多美食佳餚,慰勞媽媽們一年的辛勞。孩子一起開心玩樂,媽媽們彼此交流,增進感情,發揮快樂大掃「學姊學妹」的特色,彼此了解,深入關懷,從工作技能、家庭近況、生活瑣事等彼此關心。 閱讀更多關於大掃媽媽們的新年新希望
在疫情期間播下一顆愛的種子 越南順化工作站助學計畫組長 陳氏賢秋 原本以為疫情會使人距離疏遠,使人限制分享彼此之間的關懷與愛,但事實證明,在困難與磨難中,人與人之間互愛互助的精神尤為強烈。台灣認養人體會到孩童家庭疫情期間所面臨的困難,始終堅持陪伴越南中部弱勢孩童上學路。 新冠肺炎疫情日益嚴峻,至善仍盡一切努力將助學金轉交給4000名弱勢孩童,希望這份助學金可以減輕孩童家庭在疫情期間的生活負擔。2021年第二期助學金發放總經費近45億越幣(約新台幣5,147,180元)。除了提供助學金讓孩童安心上學之外,也贈送2020-2021學年好成績、國中升高中以及考上大學的孩童獎品及獎金,激勵孩童們繼續向前邁進。 閱讀更多關於在疫情期間播下一顆愛的種子
幫助孩子從玩桌遊與同儕互動 「老師…可以教我怎麼交朋友嗎?」小惠升上小一後變得較安靜,了解後發現小惠在班上有人際問題,偶爾還會被同學欺負。這情況的成因很複雜,家庭、老師、同儕、小惠自己等因素相互影響而成。 這個學期,我們讓小惠與曾和她有過衝突的小芸一起上桌遊課,希望從合作性的桌遊開始,練習和建立正向的互動,並從中探索、發展人際技巧。第一堂課小惠常打斷遊戲想要和老師聊天,而小芸則想抓緊時間多玩一點而催促小惠專心。 第二堂課小惠知道這樣無法吸引老師的關注,慢慢專注在遊戲中,但新的問題也浮現——他們不知道怎麼合作。遊戲的過程,小芸比較懵懂,而小惠是一個好勝心很強的孩子,當小芸碰到困難時,小惠拒絕幫忙。然而合作遊戲需要兩個人互相幫忙才能獲勝。當老師宣布他們沒獲勝時,小惠很困惑,無法理解為甚麼自己沒有勝出。 經過引導,小惠開始嘗試和小芸一起取得勝利,兩人的遊戲過程越來越順利,因此老師再給新的挑戰——從雙贏的合作型桌遊,改成有勝負的競爭型桌遊,好勝的小惠再次拒絕協助小芸。但當小惠需要幫助時,小芸會主動幫助,有趣的是小惠接收了小芸的善意,也發現就算是競爭關係也可以協助對方,且協助對方並不會削弱自己的優勢,還能讓氣氛更好,遊戲能更順利進行,進而會主動幫忙小芸。 閱讀更多關於幫助孩子從玩桌遊與同儕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