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特輯

至善在中越推動閱讀計畫15年|助20萬名偏鄉學子閱讀

媒體工作者  林良齊

坐著巴士前行,路邊的街景從高樓大廈,漸漸轉為平房、農村景觀,巴士一個轉彎就到了祿持第一小學,雖然全校學生僅有數百人,但其中卻有一個由至善基金會捐助成立多年的閱覽室。

圖為李寶欣自信地在講台上與同學分享環保議題書籍的讀後感

校園中的歧視讓原住民兒少難自處

研究發展部/公共溝通部


圖為知名網紅呱吉也響應撕下標籤(照片取自至善臉書)

校園本該是學生知識學習、人際建立、技能培養的場所,然而根據至善所做的原住民族校園歧視經驗調查研究發現,100 % 原住民族兒少在校園都曾有遭受歧視經驗,卻缺乏及時且合適處遇方式。

原住民族兒少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本就是一個與原來生活環境及原鄉網路剝離的過程。從幼稚園到國中階段,尚未離家,學校中還是熟悉的族人;一到高中離家就學,不熟悉的環境與不同族群的同學,一旦在校園中面臨歧視,找不到支持網絡來穩定就學,導致在人際交往上容易面臨挫折而缺乏自信,甚至對族群認同上也易有自我否定情形。

原住民族兒少孕產婦現況與挑戰

研究發展部/公共溝通部


圖為安心媽媽計畫_ 到宅服務

根據戶政司的統計,102-110 年間,未成年少女生育率大約維持在千分之四左右,生育數約 2,000 多人,小媽媽需要政府跟民間高度正視。小媽媽的出現不該被貼上標籤,更不該被視為問題。

根據至善與輔仁大學社工系劉香蘭老師合作的研究結果指出,受訪的原住民族少女因居住地區地處偏遠,沒有高中職,必須提早離開家庭到都市生活、與父母分離,都可能使得原住民族兒少失去家庭依附,進而傾向「依靠朋友」,並在需要經濟支持和感情慰藉的情境下懷孕,成為該族群生育率攀升的可能原因之一。

原住民族兒少權益論壇 三方對話創造友善社會

研究發展部/公共溝通部

為加強政府部門、學界和民間NGO團體對議題的理解、並強化三方彼此的對話、開創未來合作的契機,至善於2022年10月25日下午舉辦「臺灣原住民族兒少權益論壇」。

本次論壇有〈未成年原住民族孕產婦〉以及〈原住民族兒少歧視〉2大主題。自 2018 年開始,至善即針對原住民族孕產婦(包含未成年原住民孕產婦)的議題投入資源做相關研究及服務,過程中也因此發現了原住民族孕產婦無論在育兒、工作、社會支持都有其困境和需求,本次對話,便是為了聚焦在小媽媽的文化脈絡與社會協助,希望能進一步帶領社會認識現況。而在歧視這一個議題上,自 2019 年起,至善即針對原住民族兒少在校園所面臨的歧視問題進行多項研究探討,努力將台灣社會從「看見問題」的路上,推進至「解決問題」之途。

成為生日捐大使,你就是孩子的陪伴者

公共溝通部專員 劉品羿

生日捐 2.0 活動推出後,不少朋友私訊給我們的社群小編關切的詢問:「 至善會怎麼使用這筆錢呢?我捐的錢可以指定用途嗎?」趁這個機會,我們把至善在亞洲四地做的兒少服務做了個總整理,每一位想要參與生日捐的朋友都可以依照個人的能力與喜好選擇想要捐助的計畫方案,成為孩子重要的陪伴者。

陪著台灣原鄉的孩子種菜 一起親近土地

明星、素人接力代言獻愛

公共溝通部專員 劉品羿

生日捐 2.0 的興起來自於世界潮流的催化,社群媒體臉書 Facebook 提供給臉友發起生日募款已行之有年,然而在台灣一直未能引起話題,其原因主要是目前臉書提供的捐助對象皆為國外的公益團體,然台灣臉友普遍對於國外公益團體較陌生且感受不到受助者的具體樣貌。

至善生日捐星光熠熠,眾藝人親自拍攝影片響應。

不捨孩子失落 眾人攜手成就「生日捐2.0」

公共溝通部專員 劉品羿

自 2020 年開始,世界局勢急轉直下,疫情、戰爭和通膨持續影響全球的景氣,連帶衝擊公益團體的募款。2022 年光是一至七月本會已有 630 位定期捐款人終止,至少流失 1,130 筆定期捐款...

至善長期投入兒少服務,近五年平均每年幫助 10 萬名孩子吃飽、上學、獲得照顧。從台灣的新竹尖石出發,一路到高雄的那瑪夏,再跨海抵達越南順化、雲南大山、緬甸撣邦,都有至善服務的身影。

然而,孩子的成長是不等人的,至善的服務一旦中斷,必定會影響到孩子的發展。裝滿繪本與教玩具的行動幼兒園需要燃料繼續行駛,挺老師上山教學的鐘點費、孕產婦接送專車的交通費、孩子的助學金和醫療費,這些必要支出不會因為疫情而停下,相反地,更因為疫情的來襲,凸顯出偏鄉及弱勢家庭資源的稀缺,催促著我們進行更完善的服務,以協助在這段時期同樣處境困難的家庭。

從無到有的快樂大掃

快樂大掃團隊相互扶持,從互信到自信,為孩子的未來搭起一座橋樑。

「從培訓、技術上的訓練到之後的接案,我們都會陪著大掃媽媽一起經歷。」至善北區工作站婦女就業組組長田舒瑋,說起快樂大掃團隊的支持、陪伴。過去曾擔任原住民就業輔導員,舒瑋發現上工的穩定度,在原住民就業上一直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對工作內容的不熟悉、無法融入的職場型態,讓他們在陌生的大都市裡,有著格格不入的無助感,無從被支持。

媽媽的力量,快樂大掃連隊長的看見

今年1月,藝人連靜雯和黃露瑤帶著熱飲、新鮮食材與冷凍麵食,親赴至善汐止Wawa森林兒少社區聚點送暖,來到Wawa、看見都市原住民孩子的需要,以此契機,至善邀請連靜雯擔任快樂大掃的連隊長,攜手大掃媽媽,一同號召大家支持快樂大掃培力計畫。

4月27日,至善在社會創新實驗中心舉行「支持快樂大掃」公益記者會,快樂大掃「連隊長」連靜雯和大掃媽媽一同現身出席,因應疫情,我們以直播的方式邀請大家一起線上參與、響應,了解快樂大掃計畫的初衷與堅持,讓媽媽有力量,掃出孩子的未來。

頁面

訂閱 RSS - 至善特輯